佛学是教育

寸心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寸心言文集最新章节!

      佛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冥冥中可以掌控一切的力量。人的生死祸福自然也是在他的“管理范围”内,因此人们便恭敬地礼拜佛,供养佛,欺骗佛(让他觉得只有自己才是最善良最虔诚也最值得赐福的人),以此来期盼得到佛的护佑。殊不知,此种心态和行为是最要不得的,是完全的自欺欺人。

    “佛”最早是释迦牟尼参悟人生和世界后人们对他的圆满的尊称,后来发展成为了一种宗教。佛的本意是教诲,从生活的道理中警醒世人、教育世人。他所提倡的众生平等当然也包括世间万物,但更主要的是指人类本身。因为只有人是有智慧的,有情感可以表达思想;而其他的灵类,却是不能真正地实现教诲的,因为它们不能够向人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更不能象人类那样可以在教育的作用下不断发生神奇的改变。

    在佛学的教育中,存在着四大修行阶段,相应的也便有佛教的四大菩萨与之对应。

    首先要说的是智慧。

    没有智慧,便不能独立判断善恶是非,不能决定自己。所以佛学中也十分地重视智慧,有“慧根”之说,目的是让人们尊重智慧,相信智慧可以改变人生和命运,并努力去学习和掌握智慧。代表智慧的菩萨是文殊,他的道场在山西五台,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惟有六根清净,肯放下一切俗念,才称的上是真正的智慧,才能够达到脱离烦恼、无欲无求的境界。

    智慧之后是孝行(报恩)。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历史上也留下了很多有关孝的故事。古代的帝王和佛教一样的尊崇孝,是因为如果没有孝,事业、天下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没有了保障。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没有孝,不知道报恩的人,怎么可能真心侍奉君王,做有益社会的人?所以,在佛教中就存在着一个代表孝敬的菩萨来引导人们,他便是地藏。地藏菩萨又称金地藏,就是喊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那位菩萨,他的法场,在安徽的九华山。孝是对父母的爱,也是对祖国和大地的热爱,是一颗报恩的心。这是一切善行的根源,不可以不知道。

    第三个阶段是博爱。

    具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就有了菩萨的心肠,这时才可以真正地向佛教导的那样做好事善事,而且完全是出于本心,不计回报。佛说,真正的善,是不求名利,不被人知的。象上善若水,人们甚至会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对应于这个阶段的菩萨是观音。观音在民间的影响很大,有“户户阿弥陀,家家观世音”之说。观音全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他有求必应,代表了博爱,是真正的肯付出的修行典型。他的道场,是世人都知道的南海普陀,位于浙江的舟山。

    佛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修行阶段是实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强调的正是实践的重要。在佛学中,有了智慧,又具备了回报的心(孝)和博爱的思想,如果不去实践,只是自己知道了,却不努力去做,去应用,那有什么用呢?所以,在佛学中,一样有教导人们去努力做事,努力实践的菩萨。担这个责任的菩萨便是普贤。他的道场,在四川的娥眉山,他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人们:具备了条件,就要努力去实践中改变和创造,去实现自身真正的价值,不能犹豫,更不要轻易放弃!

    以上所说,便是佛教中存在的四大修行阶段。他(佛)引导着人们一步步向善,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从而圆满地完成自身的使命。这便是佛的存在的本来目的。佛本是要教育世人的,但是世人愚昧,不理解佛的本心,将他扭曲了,变成了自己膜拜的对象。这一点,我想佛也是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