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姜氏内政

老酒里的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最新章节!

    在洪水退去之前,姜由在姜氏各族间还是比较有威信的,姜氏的#姓部族也对姜由的领导心服口服,毕竟能将姜氏宗族大部从公孙氏战场带回神山,对姜氏可说立下大功。加上一路回迁时,姜由对炎族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硬是把一个“外来族长”当得巴巴适适,让炎族人从开始的恐惧到最后的感激,对姜由的族长地位终于认可。

    回到神山之后,炎族长老们践行诺言,在长老大会上强推黎族为宗族——说实在的,炎族的实力也的确有些勉强,从武力上的确没有担当宗族的力量。

    但当年炎族的一支竟留在神山下,奉祀了神山百年,却一直以“弱势宗族”自处于姜氏的各强族间,现在好不容易见到宗族大部返回,正要扬眉吐气,哪里肯将宗族地位拱手让人,会议上,留守的炎族长老一哭二闹三上吊,决不肯让当年的死敌当姜氏的宗族,不然就带留守的炎族人投姜水!

    带炎族大部返回的大长老恙怒至极,只能在心中大骂:“这小子不识时务——炎族要是有当年的一半强大,我还会让出宗族之位吗?”

    姜由碍于初返神山,会见诸多姜氏强族,深感姜氏各部族的强大,若非公推,也不敢轻易就任宗族族长之位,更无法在没有取得各部族支持之下,为黎族强索宗族地位。一旦谈崩了,就算他率的这三千多黎族战士能过半顺利逃出大山,却将永远失去让黎族返回神山的机会。更谈不上带领姜氏各部族分割农业与畜牧用地,实现农、牧并存,互不相侵的局面。

    在牛神山下种粟是姜由一路而来的梦想。

    谁知道姜氏各部族,包括异姓部族的长老,一来慑于姜由所带来的武力的强大,不愿与这个新任地“炎族、黎族”兼职族长为敌;二来对炎族留守长老的发言也含羞带愧。再联想到多年来对弱势宗族的欺侮,更加的坐立不安。最后竟然都一致推举炎族继续担任宗族,姜由自然也成为了姜氏族长的不二人选。

    姜由哭笑不得,炎族大长老喜出望外,但长老大会地结果就这样定了下来。

    但在姜由心目中。这已经可算得一个还不错的结果,毕竟黎族和炎族的地位在姜氏内得到了同等地认可,暗地里。炎族人都清楚,以后实际上的宗族将可能不再是炎族了,眼前的族长是不会轻易地将宗族族长位置传给“纯正”的炎族人的。

    黎族才隐然成为姜氏的真正领导者。

    等姜由的“姜氏新政”颁布,那些留守的炎族人彻底的死了心——姜氏的牛神山下,将大面积地种粟!

    姜由将利用这一次的播种,向姜氏所有部族证明,农业与畜牧业是可以并存的。绝对不会有你死我活的殊死矛盾。

    同时姜由也作了修筑神山城的规划,表面上是为宗族在建设一个更加牢固的安身之地,实际上却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姜氏内部冲突作以防万一的准备。

    有了巩固地后方基地,姜由就有了底气,敢于在姜氏各部族内进行“农业革命”!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筑城工地的由来。

    我对姜由地深谋远虑颇为认可,这家伙从一开始就不像他表面看起来那样粗扩简单,但也绝不像现在表现出来的这般有韬略。

    总之,在过去这几年里,姜由是像换了一个人。

    从一名战士。变得更符合他现在的管理者甚至是统治者的身份。

    但现在,他遇到了从严没有处理过地为难处境。

    在神山南方,有一个姜氏异姓部族。叫骊山族,是姜氏各部中较强大的一支,有数千人规模,以畜牧业为主。近两个月前。一个由族部落从山中冲出,袭击了骊山族。掳走了一批牲畜和族人,并在族内留下话,让姜由去交涉。

    骊山族距离牛神山颇远,走路穿越山岭需要近一个月地时间,是姜氏各部族中走得较远的部族,消息传到姜由这里时,两族已经发生过多次冲突。

    骊山族的长老们远涉月余,才到了神山下,二话不说,只是跪在山脚下不起来。姜由闻讯赶到山下,却一个都扶不起来,只是听到长老们向牛神祷告,才知道是一个由族部落造成的后果,而且从那些由族部落的威胁里可以推测,应该有黎族人参与了此事。

    这可都是姜由的本族啊!

    所以骊山族没有选择向姜由投诉,而是向牛神祷告,以求被掳的骊山族人平安。

    姜由为难了。

    让族人将骊山族的长老们安置进了姜氏的帐篷中,姜由在许多天内都视而不见,与炎族的长老们也无从商议起,直到我来了,姜由才又提起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要是处理不好,姜氏内部又是血染草原的结局。

    而姜由恐怕面对的是黎族的彻底分裂!

    现在黎族各部长老代表来了,姜由干脆当面把这个问题踢出来,看看我,也看看这些黎族长老怎么回答。

    同来的,10名黎族长老一听就明白了,10张老脸有些挂不住,他们心中肯定明镜似的,甚至是哪个部族去搞了这个行动都多少有点数。

    毕竟之前出城迁走的也就7个族而已。

    “姜氏今日的局面不是轻易得来的,族长应该以大局为重,分清主次,但同时也不可多所杀伤,有四个字可以奉鉴——攻心为上!”管不了那么多了,事急从权,后世武侯要用这句话时,就不用“原创”了,从太昊族长这里再“借”回去吧。

    姜由听了,沉吟片刻,似有所悟,当然无话,大帐内盛宴上,宾主尽欢。

    天还未亮,听到外面有较大动静,我们都出帐篷去看热闹

    姜由正在召集族人,集结了大约上千战士,但没有使用牛骑兵,而是全步兵。看上去就知道不是全黎族的班底,那班黎族战士我还是有好多看面熟了的。

    大队之前是20余位长老,跪在姜由面前,伏地不起,姜由却没有理会,一直在对没整好队伍的战士们训话。估计那些跪伏的长老应该就是骊山族的长老了吧。

    到下午,近千战士——其中有部分是黎族过来的——消失在山凹间,姜由却没有随行,而是向率队的黎族队长们做了一番交待,就全力投入到筑城工作中去了。

    在姜氏神山下住了两天,也略指导了一下姜氏的筑城工作,感觉姜由的确比较忙,加上黎族的长老们已经比较满意,我向姜由打听公孙氏的情况,打算往公孙氏的地盘去看一看。

    “公孙氏在大河之北,与我姜氏一个部族临近,族长愿去,可以让我姜氏族人引路。”姜由对此事也颇感兴趣,找来一位长老,让他为我们当向导。

    “吕族吕风,愿与太昊族长同行!”吕长老很恭敬地躬下了腰。

    “吕族与公孙氏很近吗?”我好奇地问他。

    “公孙氏与吕氏已经有数十代相邻,有如兄弟之族,后公孙氏大举南迁,只剩数个公孙氏小族在吕族附近,今年初公孙氏迁回,公孙一族才重新壮大,继续往西北迁走了一部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留在原处与吕族为邻。”

    看来炎族与公孙氏的矛盾也不是姜氏全部族人的意思,甚至在多年以前,姜氏与公孙氏还是比较友好的。

    甚至公别氏学会的种黍技术还是从姜氏的由族传播过去的,可见两族的交好由来有自,绝不是有深刻矛盾的部族。

    “但要前往公孙氏,还得渡过大河,不知道现在大河的水位如何,需要先行探好,大队才能过去。”姜由提醒道。

    “没问题!让太昊侦骑去探一下大河就行了!”木驼把这个任务接了过去。

    四天后,姜氏的向导和太昊的侦骑返回了神山,带回了消息。

    “大河已经变浅了,不到马腹深,可以涉过去!”已经11月中下旬了,这个答案并不让我意外,但让我意外的是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大河在哪里?距离我们有多远?”我问带队的骑兵。

    “由神山往东,骑马一天半可到!”

    向东?怎么会向东?大河不是在北方吗?为什么是在东方?

    “大河在前方转向北了。”看我有些不解,姜氏的向导解释道。

    大河本向东,在前方河道转向北?难道我们已经在河套地区了?那就是说,姜氏的神山是在后世的陕西境内了?

    那越过这些山,应该就是到后世的黄土高原了?

    可是现在往西北极目远眺,见不到黄土,只见苍茫的丛林。

    希望多年以后,眼前还是这般景象。

    但我深知,恐怕后世的王朝仍会在这片土地上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大片丛林仍会消失在刀锯之下。

    两天后,大河就在眼前,如之前侦骑向我描述的那样,清浅的大河宽度不过200多米,深度不及马腹,河床极尽宽大,却大半干涸。河中已经开始出现小量的冰凌浮过,想来河水应该已经沁骨的冷。

    “出发!”

    我在马背上一声大吼,率先奔向大河。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