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带刺儿黄瓜文集最新章节!
黄山果真名不虚传!奇松、怪石、云海等秀丽美景,让自小生活在华北平原上的我目不暇接、留连忘返,难怪连见多识广的徐霞客都禁不住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看来,有了这次登黄山的经历,我也便有了“指点江山,傲视群峰”的资历了。
美的至高境界谓之和谐。黄山也不例外,而在这和谐之美中自然少不了黄山的挑夫。他们就像跳动在大山中的音符,为黄山增添了动感和灵气;又像松林间穿梭飞腾的小鸟,驱散了黄山的落寞与孤寂。
上山路中有一段我们是坐缆车上去的。记得当时坐在缆车里望着脚下的悬崖峭壁,禁不住问同车的朋友,这么陡峭的地势,这缆车是如何架设的?小臂粗的钢丝绳,高高的铁塔架,要想架到山上,绝对易事。直到第二天下山时遇到络绎不绝的挑夫,这个问题才找到答案。
他们身着统一的黄色马甲,一根扁担,两端用麻绳捆挂着货物,手中无一例外地拿着一根木棒,行走时以杠杆的原理撬动扁担,用以分担负重肩的压力,中途休息时用其顶着扁担,撤出肩歇息。他们晃晃悠悠,不慌不忙,走得不快,却很有节奏,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迈动着脚步。遇到迎面而来的游客,他们会有意地向边靠一下或善意地提示一声。有的挑夫“嗨呦,嗨呦”地轻呼着号子,声音浑厚而低沉,仿佛在配合着呼吸,又似乎在为自己加油鼓劲儿。
在和挑夫短暂的交流中得知,黄山上几乎一切吃的,喝得,用的,包括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都是靠他们一趟一趟挑上去的。他们每天天蒙蒙亮就出发,趁着凉快将货物挑上山去,一般一天只走一趟,根据路程的远近和货物的重量,一天收入三、五十元不等。
为什么不用缆车呢?很简单,成本太高,到了黄山顶上,黄瓜很可能就由现在的十元三根变成了十元一根。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挑的概念于我而言就是一根扁担两只水桶。那时村里没有自来水,用水全都是从村南的一口水井中挑来的。我在家排行老四,一个哥哥、两个姐姐,挑水的任务一般轮不上我。但作为家中的男孩,有时也滥竽充数一下。看似简单的跳水,干起来并没有那么轻松,刚开始时,双手抱着扁担,咧嘴龇牙,踉踉跄跄的神态,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笑。我们那儿全是平道,而且两桶水加起来也不过六、七十斤,即便如此,令我汗颜的是,直到离开老家去外地求学,挑水这活儿也没学利索。与黄山的挑夫相比,自己的那点儿经历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们走得是陡峭的山路,挑的是一、二百斤的重物,所以从内心里,我对他们充满了崇敬之情。
然而,面对挑夫,我也听到了一种刺耳的声音:“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送你来挑这个!”这是一位游客在教育她的孩子。
我用异样的眼光瞅了她一眼。
在游客的眼中,挑夫所从事的是一项笨重的体力劳动。然而对于挑夫而言,那“嗨呦,嗨呦”的号子声中蕴藏着他的梦想,滴滴滚下的汗珠里流淌着生活的希望——那也许是孩子的学费,也许是新房子的砖瓦,也许是女友或老婆的一件时尚裙衫。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辛苦、平凡而又不乏乐趣。
人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不能说挑夫的生活是一种理想的生活,但也不应将此种生活方式与低劣、卑贱划上等号,更不应将此作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挑夫们终日生活、劳作在这风光旖旎的人间仙境,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喝着甘甜的山泉,这其中的惬意与闲适,是走马观花似的游客无法体味的。而且我特别留意到黄山挑夫流露出的平和、安详、脚踏实地的神态,与城里人的紧张、杂乱、浮躁相比,显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
这让我想到了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诗人的眼里,幸福变得简单而唾手可得。在“幸福指数”一词被人津津乐道的今天,谁敢说自己的幸福指数就一定比黄山的挑夫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挑夫离不开黄山,黄山也离不开挑夫,他们互相体现着彼此价值和魅力。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