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吕颐浩埋骨燕山

广寒宫宫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绍宋之后最新章节!

    建炎十年秋天,完成了抗金这一历史使命的赵宋官家在他真正的龙兴之地明道宫钦定了许多大事,例如迁都,例如钦定了建炎中兴三十六臣子,更有甚者还一刀噼了道祖像玩玩。当然,最后这事,除了杨沂中吓得心脏都快停止了,个别道观惶惶不可终日外,别的臣子只当官家皮一下而已。

    毕竟要是不任性,他也就不是我们熟悉的赵官家了。

    但别的事情却不小,尤其是迁都,别说多少东京豪族如丧考妣,恨不得扯住官家的大腿,让他再看一眼忠诚的开封,就是此番被解救出来的平民百姓,也不想再去那燕京苦寒之地。

    但即使是再大的怨言,也只敢私下说说。灭金国、平西夏、臣辽蒙之后,在这个封建思想浓厚的儒家时代,赵久作为君王的个人威望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点。文臣武将也好,皇亲国戚也好,再也没有人,可以再以任何形式阻拦他已经决定的事,除非他觉得自己的脖子比金兀术和完颜娄室的还硬。

    至于守旧文臣爱唠叨的祖宗之法,都不用官家开口,头号鸭粉、生怕再次被抛下的西府宰相、枢密使张浚就给顶了回去,“艺祖开国百七十年来,哪位先帝亲临过燕京?”

    据说赵官家听说后,还感慨了一句“士大夫百年皓首穷经论证的正统,不如太宗当年就在高粱河打一场胜仗啊。”

    这话太过诛心,以至于连最爱挑毛病的御史中丞李光也只能当自己临时性失聪。

    倒是前公相吕好问一向持重,到底建议官家还是应该回銮东京了,迁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官家挟大胜之威,固然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很多事如果不安排好了会出无穷无尽的纰漏,刚刚安稳下来的国家也会动荡,那就不好了。

    但赵官家还是过东京不入,直接过绍兴渡口后骑马去了燕京,当然不是觉得吕公相说的不对,而是,另一位吕相公——前燕山路经略使、河北大总管吕颐浩于十月底病逝于燕京,享年六十五岁。

    尽管此前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北伐已经耗尽了这位吕相公心血,等看着燕云光复、手刃仇人郭药师之后,已经连床都下不来了,连辞官归乡都成了奢望,为此赵官家去明道宫前已经命他家中子侄快马加鞭,前往燕京侍奉,但真到了这一天,他还是很难受。

    赵久登基十年,不说为国捐躯的将士,被屠杀的百姓。为了灭金大业,光是宰执级别的大臣,就有张悫、张所、宗泽、汪伯彦殉国或是熬死任上。

    如今,又多了一位吕浩颐。

    赵久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去送一程,前面几位除了宗泽,他都没来得及一送,并不是他冷血无情,而是他背负着死去的人的希望,作为大宋的领导者,过度缅怀逝者会耽误抗金,那才是对这些重臣最大的背叛。

    但现在,金国都成了“大清”了,他觉得终于可以宣泄一二了。

    这个决定得到了秘阁的一致同意,虽然吕浩颐的跋扈、报仇不隔夜大家都不喜欢,但凭良心说最艰难那几年,要不是老吕头不要名声在南方搞钱,哪来的尧山之胜、西夏光复甚至是此次北伐的大盛?何况阴暗一点,为什么要反对呢?皇帝亲自送宰相最后一程,这是多么符合儒家君臣思想的举动,说不定自己以后也有这个殊荣呢!

    等赵官家到了燕京,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入城那天,凄厉的雪花飘落,让内侍大押班蓝珪忙不迭为皇帝打伞,赵久却推开了他,走过去扶起了在路边跪迎的吕家长子,轻声道:“吕相公走的痛苦吗?”

    吕家长子已经是快四十的人,闻言却是再次红了眼眶,说:“没有,臣是说,家父临终前多是昏睡,只有一次醒来,说此生得见燕云回归,就是,就是宗忠武也不如他。然后,就再也.......”

    说到这里,赶紧补充,“其实家父虽不说,但若非官家,他必然饮恨而终的......”

    赵久摆摆手,没有再说什么,踩着路面上薄薄地一层积雪,往吕颐浩停灵的府邸走去。脑子里浮现出当年吕颐浩在南阳激烈对抗议和派的样子,那是,硬翅幞头下是比武将还刚硬的态度,只是那时,他好像永远是精力无限的样子。

    停灵之后,按照吕颐浩本人遗愿,他埋骨燕山之下,永远守护着这片汉家故土。

    宋建炎十年十月,吕颐浩病逝于燕京(后改名北平),世祖皇帝亲自吊唁,赠太师,封燕王,谥忠肃。着有《忠肃集》十五卷,《宋史》有传。

    -----剧场分割线----

    《宋金十年》第二十集那场酒宴实在拍的太好了。背景是建炎五年,议和风波最严重的时候,江州浔阳江头主战的吕颐浩、主和的李纲在和谈风波弄得朝野沸腾时,竟然都想探知帅臣岳飞的态度,不是冤家不聚头地凑成一桌尴尬饭局。

    主创团队介绍过,根据岳飞之孙、着名文学家岳珂的《太保魏王行实编年》记载,当年在浔阳江正店劝说岳飞乃是当时的江西经略使、后来的河道总督兼河阴郡王刘洪道。但鉴于吕、李二位的地位和当时势同水火的态度,改编明显更具有戏剧冲突。

    那么为什么吕颐浩和李纲贵为宰执,在还没有完全摆脱文贵武贱的建炎初年,要屈尊降贵宴请一个尚且在成长期的帅臣呢,他们也不知道这就是后来灭国伪齐、西夏,堪为宋朝栋梁三十年的岳元帅啊!

    所以人物的对话就很有意思,李纲和吕颐浩你一言我一语,点出了岳飞不仅身为河北人,手下御营前军也多为河北流民,对于议和可能是最敏感的。

    而且此前数年,已经让这些高高在上文臣看出其名将之姿,且深得世祖皇帝信任不在韩世忠之下,此番平叛洞庭湖,轻易得胜,几乎毫无损耗便要率数万大军转回京东前线。

    即使是最为激烈的吕颐浩,在不断夸赞岳飞长于军纪的同时,也担心他将会用截杀二圣这种手段来阻止议和,但是却在言语间暗示他作为世祖心腹可以暗中纵兵破坏议和,果然是两宋之交最刚的文臣。

    当然他这份言语当然引来了主守派大臣,比他还有资历的李纲剧烈不满,两人随即连机锋也不打了直接吵架,李纲叱骂吕颐浩为了主战,主导了东南加税、荆襄加赋,枉顾民生。如今还要陷君父与不义。

    吕浩颐更是激烈,什么“不识人而失京东、毁关中”,“为公相而推淮上于天子”、“为留后而引动乱于东南”,尤其是‘皇嗣之失’,某些人本该取三尺白绫以证清白的,却苟延残喘,堪称无耻之尤!

    不得不说这一场戏王辉和张丰毅两位老师的台词真是绝了,文白兼顾气势变化浑然天成,本来还要辩驳一番的李纲听到“皇嗣之失”立刻像被卡住了脖子,表情变化层次分明。

    只是这两位吵起来太忘情,把一旁小字辈的岳飞彻底忽略了,当然也是演员气场不够的原因。搞得人家无比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能不住喝酒,最后留下那篇着名的《浔阳楼题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态度。

    ——着名影评人、德国柏林电影节评委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