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猎头沧州府(十二)

没落皇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大时代1900最新章节!

    "这还像人话,起来吧!蒋先生你也坐吧!

    诚有,你说了这一通,总要有个先后的吧?说说,先做什么?"

    自进门李大成就没让两人坐下,给大侄子治了治狂躁病之后,李大成才阴沉着脸让两人坐下。

    他的问题,也难住了李诚有,刚刚这些,只是他随口说出来的,具体怎么做,他真是没谱,但看着一脸阴森的大成叔,没谱的话他不敢说,只能绞尽脑汁去想先做什么了。

    "二爷,铸币之事..."

    私铸货币,这是杀头的大罪,见李二爷、李六爷两个都撇去了朝廷一节,蒋辉云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声提醒了。

    "那朝廷不缺钱?"

    "二爷,朝廷缺钱,之前李中堂也在广州铸过银元、铜元,效果也不错,只是各地的督抚有些抵制铜元,这事儿做了,只怕会被朝廷围攻。"

    铸币这暴利买卖,也不是李二爷、李六爷独一份儿的东西,变乱之前,李鸿章李中堂在广州铸过银元,银元这茬,大清的各督抚还算支持,除广州一省之外,其他各省也铸过龙元,但铜元就不同了,大清这几十年银荒,大量的铜元流向市场,只会掀起银贵钱贱的风潮,这事儿之前有过几次,各地的督抚们,对于铜元,还是持抵制态度的。

    其实铸币不被接纳,主要还是因为利益的原因,有了铸币,大清各州府的火耗银子这一进项也就没了,至少一两成,多则三四成的私银变官银火耗,也是许多地方的财政支柱,没了这个收入,大清各地的许多官员们就要仰头喝风了。

    私铸钱币本就是死罪,大量的铸造银元、铜元,市面上官造的银钱过于充裕,就会影响了各地的火耗收入,就会触及太多人的利益,这样做事儿,容易招致围攻的。

    "管那些个死人干什么?

    咱们身后有振威军这么个大包袱,没钱咱们就得给压死,谁死也不能让自个儿去死,咱们先顾自己,再说其他!

    诚有,你那边想的怎么样了?没话说,自己滚出去!"

    对于蒋辉云,李大成谈不上信任,让他接触这些东西,李大成也不怕他反水,这源于对振威军势力的自信,还是那句话,杀官或许多少会有些麻烦,但书吏、师爷这样的货色,想杀也就一句话的事儿,而且杀了也没麻烦的。

    这个想必蒋辉云也是清楚的,不清楚这个,他也没资格坐在李大成的面前,防备!李大成防备的是内部的毛病,比如说李诚有的狂躁病,只要内部不乱,外部的事儿,大多都是能用枪杆子解决的,能用枪杆子解决的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我想好了!

    先做铸币的买卖,咱们有现成的机器,也有现成的人力,而且咱们在南北方铺有收购药材的网络,铸出来的铜元,可以直接下到民间。"

    有了蒋辉云的间接提醒,李诚有也抓住了铸币一事儿,配合药材网络,散布私铸钱币,这话是不错的。

    听了这话,李大成才对李诚有点了点头,算是赞许了,见大成叔点头之后,李诚有才双腿打着颤,在椅子上挪了挪位置,刚刚那一幕他是深深的记在心里了,每年至少五千万两的收益,他也牢牢的刻在了脑子里。

    至于张狂的事儿,打死他也不敢再做了,大成叔轻易是不会对他发火的,一旦发了火,就意味着这样的事儿不能再做了,再有一次,大成叔肯定会让他回乡种地的。

    "别忘了大运河!

    修整运河的事儿,马上就要开始了,先期购买各种工具、物料,后期发放的工钱,银锭、银元是不好使的,只能用铜钱、铜元,这买卖有多大?几千万两的修河费用,一多半都要作为工钱发放的!

    接下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通过运河工程,解决老百姓的困顿;通过运河工程,解决朝廷的货币危机;通过运河工程,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一个运河工程,可以盘活的东西太多太多,只要这一点活了,盘活大局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

    赚钱固然重要,但赚钱背后也要有大局观的,在赚钱的过程之中,尽量挽回劣势打击敌人,这样的买卖才是好买卖。"

    说完了这些,李大成继续开始考校大侄子,铸币的买卖虽好,但风险也大,不能规避风险,这买卖就没必要去做了。

    "我马上在沧州府建铸币厂!"

    "你想找死吗?"

    一听之后果不其然,大侄子的历练还是太少啊!沧州府是直隶的水陆枢纽之一,在这里大规模私铸钱币,这是要等着朝廷绞杀吗?

    "六爷,沧州府是直隶的关键所在,不可在此轻举妄动。"

    "那就去山东!"

    "沧州府不成,就去山东,你在想什么呢?

    利益必然伴随着风险,在获取利益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规避风险,当风险规避不了的时候,还要权衡一下利弊,若利益很大,自然可以冒险,若利益不大,就该放弃了。

    私铸钱币,这是死罪!但里面的利益太大,所以咱们要冒险!

    如何规避风险呢?首先就是选择地利,沧州府是直隶的水陆码头,人多嘴杂,很难保守秘密,所以这里不能选!

    选在山东,怕也是你李诚有胡言乱语,选在山东何地呢?

    微山是不成的,山东腹地也不成,那选哪呢?选对咱们有利的地方,选咱们的势力可以照顾到的地方!选朝廷的势力很难顾及的地方!这么看,选择的范围也就小了,除了扎着德国人与振威军的胶州府,还有更好的地方吗?没了!"

    李诚有还需要历练,接下来,李大成就不是那么严厉了,仔细的给他说了一下如何选地,见他大概理解了,李大成又开始了灌输。

    "选地,只是规避风险的第一条,咱们要铸币,用不用火?用不用人?这样的秘密又该怎么来保护呢?

    用火,就在胶州府,建一个用火的买卖,用人,就在胶州府建一个用人的买卖,有了正行买卖的掩饰,铸币这买卖就不突兀了,这也是在规避风险。

    人多了口就杂了,这事儿怎么办?让他们说不出去,毒哑是个办法,但不得人心呐!毒哑了,也未必不能把消息传出去的!

    这又该怎么做呢?把买卖扩大,让工人的吃喝住行都在厂区之内,干活儿的这些,为什么出力,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而已,厂子附近衣食住行都有了,那些个离开厂子的人,就该仔细看着了!

    规模要大,也是规避风险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还要分工,铸币前期的工作与最后成形要分开来做,前面的人不知道咱们在做什么,这秘密也就守得住了。

    最后成型的一道工序,人必须给看好了,不信任的人绝不能用!

    除此之外就是技术了,咱们有北洋机器局的人,铸币的技术不在话下,这些人一定要看好、笼络好。

    此外大量铸币,需要机械,需要原料,机械想法子隐瞒一下,原料也要隐瞒,这些事儿,我先不给你细说,你自己去胶州府历练一番吧!

    狂躁的事儿,只有这一次了,下次,我就不跟你说了,做事儿的时候,记着多想多看多讲规矩多讲诚信!"

    商事与战事不同,硬打硬杀不是办法,培养军事人才,送上战场让他自个儿去打就好,培养商业人才,只能慢工出细活,李诚有的历练差了太多,有了这一次之后,他必然要回去熟悉洋鬼子的经营之法,学了这些之后,再点拨一下事半功倍。

    "知道了!"

    低声应了一句,李诚有也在不断的擦汗,这次真是好险啊!

    "二爷,此次去山东,六爷助我看了一下山东的锨铲车筐等物料,山东出柳条筐、荆条筐,只是这两样都有些重了,不如南边的竹筐,想到了南边的竹货我也看了看山东的独轮车,若全用竹筒,既轻便又结实,只是竹筒做车,手艺上还缺点东西。

    铁锨、铁铲的形制都差不多,只要有煤铁,普通的铁匠就能打制,麻绳之类也大同小异。"

    听了蒋辉云的说法,李大成知道,他说的只是大概情况,具体做法还是有补充的,只不知这位蒋先生,能补充到什么程度。

    "说说你的看法,以及其中的生意。"

    "好!

    既然用竹筐,就要南货北运,这里面有买卖。

    全用竹筐,也不成,竹筐,从南方运来,一船能装的数量不多,而且只运竹筐收益太少。

    我以为,竹筐这东西,可以当做装运粮食以及其他货物的器物,这样在南货北运之中,运河工段,就能积累相当数量的竹筐了。

    山东的柳条筐、荆条筐,咱们也得用,壮丁去修河了,妇孺也要有生计的,编筐、搓绳就是不错的生计。

    竹料独轮车,需要大量的竹材,残料处理之后,也可做编筐之用,若竹筐的数量不够,可在南边将竹材做成竹条,这样一船的运量也就多了,收益相对的也就大了。

    另外,修河器具也可以改一改的,毕竟河道水浸之后,土质要比农田松软,用一样的农具,事倍功半。"

    听了蒋辉云的说法,李大成点了点头,这位算是不错,能在沧州府猎到蒋辉云,也算是不小的收获了。

    "图纸呢?"

    "二爷,什么图纸?"

    "工具与独轮车的图纸!"

    "二爷,在下愚钝,说说还成,出图纸是做不了的。"

    听明白了李二爷的意思,蒋辉云身上的压力也是倍增,跟着这位二爷做事儿,不是全才也不成啊!

    "算是不错吧!但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咱们是做买卖的,这买卖是什么呢?就是需求,衣食住行就是需求!

    独轮车我在沧州府看了看,几乎全是木料做成的。

    诚有,你不是想开矿吗?开矿出的东西卖给谁呢?还不是老百姓?

    钢铁的物件,老百姓有多大的需求?除了农具、炊具之外,还有多大的需求?

    木制的独轮车,用的木料不少,却不一定结实,若是有些关键的地方用了铁件,不仅可以减少木料的用量,一般的残料也能用来造独轮车了,这里面就有一笔好大的买卖,涉及到了什么呢?开矿、冶铁、铁料加工、木材还有就是修造。

    再说这独轮车,那大木轮,怎么不得几十斤,而且还得用好木料,用铁轮、钢轮成不成呢?西洋的轴承,能不能用在独轮车上呢?用了之后有什么效果呢?这里面又有多少买卖呢?

    说到了独轮车,那咱们的两轮大车与西洋的四轮大车,又是孰优孰劣呢?这里面有没有买卖呢?"

    用李大成的眼光看世界,到处都是买卖,几句话说的李诚有、蒋辉云没了声响,现在两人身上的汗,哗哗的流,跟着大成叔、李二爷做事儿,可是不易啊!

    "叔,我记住了!"

    "二爷高明!"

    "记住了?你们能记住多少?高明?我高明就够了吗?你们不高明能成吗?

    老子说了这些你们俩白听了,老子说的是什么?是买卖的事儿吗?

    是人的事儿!

    大运河即将在沧州府筹划,再过几天,就会有洋鬼子来,这些人多半是洋鬼子的工匠,你们不会去雇上几个,让他们专门给你们想买卖吗?

    什么差,咱们就补什么?衣食住行、锅碗瓢盆,哪一样东西又不是买卖呢?

    你俩加把劲吧!回去好好想想。"

    事事都想到,事事无遗漏,李大成不是机器也不是电脑,做不到那种程度,许多事儿只能让下面人来干,猎头,也不独是他的营生,李诚有他们也需要的。

    "明白了,二爷是想让我们干洋务,用洋人!"

    蒋辉云总结的见解,还是有些词不达意,李大成只能再给他纠正一下。

    "不是这话!

    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知人之短扬己之长!"

    取长补短也是个很大的话题,李大成说不明白,只能让两人回去自个想明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