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狸猫换太子

唐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匪盛年代最新章节!

    中枪以后绝对不会是摸一摸伤口,没事儿。这是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的常识问题,就跟影视剧中的一个望远镜使用镜头一样,使用望远镜绝对不会出现横8形的视野,而是O形视野,但是就是没人更改过这个问题,造成了多少代人的误解。

    李宗仁在五年后的台儿庄战役中曾经向所有参战部队下过一道命令“不要俘虏”,而今天的刘十三就给周建龙的特种连也下了同样的命令,不过现在是刘十三的表演时间。

    十发的带弹量,四百米的距离,几乎不需要任何迟疑和延迟瞄准,刘十三已经进入了亢奋状态,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过,也许就跟吸食毒品一样,打了第一枪以后,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山谷中的日军,迟滞了一下,两边山坡上的日军还在继续前进。

    一口气打完十发子弹,他才坐下来休息,拿出水壶喝了一口,从没有想过会亲手杀人,也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这么快进入状态,刘十三用的子弹都是他一个一个在路上捡块石头把弹头磨过的,子弹打中人以后,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

    敌人进入一百米的时候,城墙上一溜的想起了枪声,山谷公路上的日军开始了集团冲锋,保安团守的是西边山坡这一段,日军就是冲近了也不可能爬上这九米高的城墙,这里只是分散守军实力。

    刘十三喝完水,伸出半个头观察整个山谷的一线战斗,整个109旅居然没有几挺重机枪,只有十数支轻机枪在压制敌人的冲锋,甚至还没有刘十三这边一百多只半自动步枪的效果好。

    两边山坡的日军都被压制在山坡上,他们不能去支援谷底的战斗,而长城两边对他们压制的守军也无法去支援长城缺口那一段,集团冲锋,这是欺负国军没有重武器,如果是在旬县任何一个大门前,绝对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109旅的迫击炮早已没了炮弹,赵登禹也知道,如果有重武器,不多,只需要一门重炮,就可以让谷底的敌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赵登禹没有申请支援,因为中央军也打的很辛苦,也可以说惨。

    虽然东线的中央军的装备好,他们却面对的是日军的绝对主力部队,先前29军上下对于中央军的装备还非常眼红,还牢骚嘀咕老蒋偏心,也只有他们在喜峰口打了这三天,才知道日军的厉害也不是吹的,因为他们面对的只是长城防线的一个山口。

    而东线却是非常宽的谷地和小平原,守住的难度比这里要大上数倍,相信中央军的损失肯定比这边要严重好多倍,赵登禹带着大刀队站在火线的后面,只要敌人靠近二十米内,就是大刀队出击的时刻。

    也亏得这里是日军施展不开重武器,不然就是有两个赵登禹也定然魂归塞外了,日军突然有了骚乱,快到城墙前的日军如同割草一般,不断的有人栽倒,听枪声原来是西边长城上的火力支援。

    果然是中央军军级军部直属团的那种枪支,不需要手动送弹,射程和效率非常高,日本眼看就到城墙脚下了,拼着中枪,前面几十名日军都加快速度冲上了石阶,赵登禹刚想带领大刀队迎战,就看见西边山坡城墙上居高临下扔手榴弹。M24原来长达7秒的引信后来被改成了3秒,有几颗手榴弹爆炸太早,弹片几乎都奔着特种连下面的战士头顶而来,吓的上面的人赶紧收手,继续一部分人继续压制山坡上的日军,一部分向下支援赵登禹这里。

    西边山坡上的日军只要站起来的,就被点名,他们爬着,端枪根本对长城上的人没有威胁,只要站起来或者移动确实长城上人的活靶子,日军被手榴弹炸过,绝对没有被M24炸过。

    刘十三出售给国民革命军的手榴弹是M25进攻型的,M24是防守型的,0.65公斤重的M24也只有居高临下和特种连这些人的力气才可以扔出四十米以上,3-4秒的引信延迟刚好是手榴弹在敌人头顶爆炸。

    冲在最前面的几十个日军没有一个冲到城墙上的,都被M24的弹片雨给浇了一遍,大多都失去行动能力,受了重伤,M24不止是破片伤人,接近一斤的炸药爆炸形成的冲击波足以让附近的人耳朵失聪,内脏受伤,动作迟滞。

    长城上石阶后的国家战士对着已经躺下的敌人补枪,谷中还有大股敌人,拼着浪费子弹,也得确定这些人已经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万一那个没死透,打黑枪,那可就亏大了。

    “有电台没?”刘十三已经肯定了史书上的记载,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以落后于日军的装备,在缺弹少粮的情况下,全靠血肉之躯在跟日军拼杀,如果刚才没有特种连援手,又将是一场肉搏战。

    打仗的目的不是死,而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既然被自己碰到了,那就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特种连是一个完整的连队,肯定有自己的电台,刘十三是故意问周建龙。

    刚才的突然援手帮忙是周建龙的命令,他本身就是西北军的人,当然不会看着战士以命相搏,明明可以武器解决的事情,刘十三用特种连电台给保安团值班室和旬县电报局发了两封电报。

    一封是给值班的,谁值班就是谁收,排两辆车去兵工厂等候命令,第二封是给燕素娥的,让燕素娥调拨一些备用M24手榴弹,47MM迫击炮弹,7.92MM步枪子弹和两挺重机枪以及相配子弹。

    西山坡的敌人一直被压在坡上不能动,而谷底和东边山坡的敌人已经退了回去,西边山坡上也不断有人试着逃跑,却没有一人逃脱,都被等候着的枪口给点了名,特种连的这些家伙枪法比刘十三高明的可以拉出一大票,其余的也在伯仲之间。

    刘十三练武是废柴,步枪和手枪枪法还可以,打移动靶就又不行了,直到三水32J型半自动狙击枪改造成,他才感觉找到了一个终身依靠,这玩意不用跑路,还不容靠近火线,杀敌于无形,也许是爱好和兴趣,几个月他的狙击枪法跟这些老油条都有一拼。

    赵登禹看到日军已退,安排好了防守和值班,就跑到西边来了,这里正面还压着最少一两百个日军,刘十三已经瞄过西山坡上的敌人,都藏的挺好,应该是多次冲锋早就瞅好了的,也就没了兴趣。

    赵登禹跟刘十三客气了几句,他已经猜到刘十三是谁了,就是没想到这么年轻而已,在六十三边上的空台阶上坐了下来,拿起刘十三的狙击枪,掂了掂重量,然后用枪上的瞄准镜四处望望。

    狙击枪在中央军有,在西北军还真没有,赵登禹也是第一次见,“可惜我用不到,我喜欢用刀砍死敌人,告诉他们中国也有血性男儿”,说完把狙击枪放回了原位。

    刘十三当然知道,真正的英雄是非常反感狙击这种杀敌方式,几乎跟偷袭和暗算是一个等级的,为英雄所不齿,赵登禹也应该是这类人,他参军前是山东武术名家朱风军的弟子,深受传统英雄作风熏陶,讲究的是大丈夫之类的。

    “赵将军,对待侵略者应当不择手段,杀敌为上”刘十三没想到这样的大英雄也有迂腐的一面,“日军,不是武林中的对手,不需要以常规方法面对,他们是侵略者,是民族大敌”刘十三拿起狙击枪,递给了赵登禹,“对待民族大敌,不需要仁慈,要不择手段,这把狙击枪送给你”。

    刘十三给保安团画出大刀式样虽然跟正宗的大刀有点差距,但是在赵登禹这种武术高手手里,只要不是脱离刀的范畴都能发挥出十二分的性能,刘十三从特种连一个战士手里拿过大刀,转身回来递给赵登禹。

    赵登禹赶紧将狙击枪放回原位,靠住墙垛,接过刘十三递过来的刀,二话不说,就在这人群的狭小空间里挽了几个刀花,连连称赞好刀。

    赵登禹的师傅跟形意门比起来当然就差远了,属于地方门派,赵登禹的刀,拳,棍,棒都是外家功夫,在四峰和四彪眼里,那就是小孩子玩泥巴,大人搓麻将,根本玩的不是一个层次。

    特种连的刀都是根据个人喜好订制的,大家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团长让出门还都背一把,原来是送人的,后面立即就全收集起来,一会就堆了一大堆,一百五十多把,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赵登禹的大刀队才六十多个人,看来可以扩充了。

    赵登禹大刀队的刀这几天已经修修补补实在是看着太破了,近战肉搏的时候,大刀都是硬磕的,不是刀口卷就是被蹦缺口,还有被日军小队长的指挥刀给削断的,总之非常凄惨,有没有补充的,只有在后面支起炉子临时修补。“这批刀是合金刀,高硬度合金钢打造,韧性和刚性都比较高,它的损毁率几乎可以忽略,除非是故意毁坏,希望能帮到你们”刘十三给赵登禹说这话,怎么觉得自己想个救世主,难道当年的那些古神也玩过这个。

    赵登禹听完刘十三的话,就明白了,如果倒退几十年上百年,这就是武林中传说的神兵利器,是不是好刀,除了材料重要,韧性,刚性和便于携带都是评价标准,这一百多把大刀居然长的一模一样。

    赵登禹是农民之子,先跟随师傅习武,后跟随冯玉祥当护卫,在当连长,一直到旅长,他当然没接触过工业制造,脑子里还想的是铁匠一锤一锤打造武器的情景。

    如果让他知道,兵工厂大型冲压机,一次就可以冲压十几把毛坯,电动工具打磨,好的打磨师傅一天造几十把,他一定下吧都掉下来。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