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故事21

无念为正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开悟人生之新世界最新章节!

    回去的路上乔良都在看《意念力》,脑子里各种知识相互碰撞融合,《与神对话》、《德道经》……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这就是无条件的爱,能级500以上。这本书上说能量等级在200以下的人容易生病,善是爱的外在表现,那么用善念激活强化人体内的善粒子达到提升免疫力自愈的效果就可以理解了。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那些圣人都劝人向善的原因吗?能量越高才能离苦得乐,才能活得更有意义,才能创造出更高级的文明。

    等他进了小区,微信里忽然收到一位家长的信息,是一位父亲用孩子母亲微信发的,大体意思是觉得自己只是带着孩子们读书,基本不给讲解内容含义,他觉得没有什么意义。

    乔良缓缓走到树荫下,组织了一下语言回复:是这样的,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是靠自己去理解去悟,只要字读对了,孩子们是很聪明的,不用怀疑他们理解不了,听别人讲解的如同拾人牙慧,没有意义,将来还要推翻重建。而且并不是什么都不说,如果孩子去思考了有问题问我的,我也会告诉他们我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平等交流探讨。

    等了许久,对方回了一个歉意的信息。

    乔良无奈一笑,边往里走边计划下个学期是加《庄子》还是《易经》。

    第二天他去了萧宇那里,这次和第一次一样是三个人,袁姐也来了。

    “乔良上午好。”凌姐接过水果放进厨房。

    “凌姐上午好,萧哥袁姐上午好。”乔良自己熟悉地换鞋洗手。

    “上午好。”大家笑着坐在一起,萧哥泡茶,乔良在他对面,“乔良这刮了胡子更精神了。”

    聊了一会,喝了几杯茶,开始继续读总持论,每读一篇就分享一下心得,有时还会列举自己的经历,乔良因此对大家也更加了解,才知道袁姐虽然是萧哥的学生接引来的,却并不常来,而是去萧哥的前辈那里学习。

    乔良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气场,袁姐有些傲气,对萧哥的有些话不太爱听的感觉。

    萧哥则是比较淡定,问乔良:“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学习上。”

    “不明白的……我现在很想搞明白因果。”他很羡慕那些大师,看一眼就能知道一个人为什么会生那个病,这天道到底是怎么运行因果关系的。

    “因果啊,我给你找点学习资料。”说着打开手机翻了起来。

    接着乔良收到一条名为《水莲因果启示录》的文件。

    “这个你看看吧,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

    “谢谢萧哥。”乔良打开文件,看了起来,里面有很多故事,比如:

    ●堕落为猿猴的比丘●

    曾经,在佛经上有个故事,说在久远以前,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因为曾经恶意的嘲笑另一位年老的比丘,说他跳过小溪的姿势有如猿猴一般,结果,造了如此恶意的口业后,等因缘聚会,在五百世后,这位年轻的比丘终于也堕落为一只猿猴。

    曾经嘲笑别人像只猿猴,想不到自己也成为了被自己所嘲笑的对象,这个故事所显示的,不止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悲哀,深沉的悲哀。

    难怪有句话说得好:“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或一个有智慧的人)因深知因果的可怕和丝毫不爽,所以谨言慎行,战战兢兢,深怕自己堕入因果恶性的泥淖中,而一般众生,因对因果的愚昧无知,不知慎因,等造了恶因,受了恶果,才来反悔莫及!

    大体说来,这个嘲笑别人为猿猴,自己堕落为猿猴的故事,极符合因果律的“公正性”,如是因,如是果,有怎样的因,就会产生怎样的果,甲造的因,由甲自己承受结果,不会落到乙身上,甲乙两人的因果关系,由甲乙两人承受,不会变成甲丙的因果关系。因果律是如此地准确而严密,不会有任何的谬误和疏失,也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失去效力,更不会因为空间的转移而有所遗漏,就如同一首偈子所说的: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此,虽然在经过了五百世那么长远的时间,但当“因缘会遇时”,看似轻微的嘲笑果报,最终还是报到自己身上来,让自己堕落为猿猴之身。

    这个故事,也极其符合因果律的另一项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因果律的回向性:“你常怎么做,你就会如你所做的那样。”

    也可以将之延伸为:“你常怎么说,你就会如你所说的那样。”因此,根据这个佛陀所说的故事,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你常嘲笑别人成什么,你就会成为你所嘲笑的那样。”虽然,因果律,可以几个大原则来解释,但因果现象,毕竟是极其错综复杂,绝对不是可以用单因单果来含摄的。

    因为以这个故事来说,这位年轻的比丘,当然不太可能只因为单纯的一次嘲笑,就得到了堕落为猿猴的报应,因为,由他恶意嘲笑别人的姿势像猿猴这一行为看来,我们可以说,在他的人格特质里,早就存有嘲笑轻视别人的倾向,而他当然的,也习惯性的常常这么做。

    我们甚至可以想像,一个有这种内在倾向或特质的人,当在嘲笑别人时,是如何的“享受”在自己嘲笑别人的行为里,而有一点,不能予以忽视的是,如果他的身分,不是应守清净戒律的比丘,而那个被他恶意嘲笑的对象,也不是一个有德性的老比丘的话,那么,报应应当不至如此严重。

    从以上的分析知道,这位年轻的比丘,因为平素即有轻视嘲笑别人的习惯,而被他嘲笑的对象竟是个有德性的老比丘,且他的嘲笑是恶意的,因此,虽然在某个时空场合,不经意的造作了这么一个,看似无伤大雅的“业”,但当“因缘会遇时”,果报成熟了,他的嘲笑,终于“回向”他自己,让他也尝到了身受嘲笑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