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350商量

工具超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

    第351章 350商量

    219宿舍的第一次聚餐,虎头蛇尾的结束了,饭菜吃的干干净净。

    卢石和谷漫苍酒量都不行,两人上床休息后,唐植桐和其他几个委培舍友下楼抽烟。

    “要不是我瞎问……”方庆亮蹲在路边,一个劲的懊恼。

    “不怪你,事情都是已经发生的,你问与不问都不会改变。”路坚安慰道。

    “我心里不得劲哇,我少吃一点,省出点给漫苍得了。”方庆亮心里别扭,言道。

    “我也想帮漫苍,但三五斤于事无补,再说即便给漫苍,也帮不上他家里,寄回去等收到就长毛了吧?”史怀安说道。

    “长毛也一样吃。”方庆亮梗着脖子回道。

    “等明天问问漫苍吧,看看他家里能不能出人到车站,我想办法解决运输及进站的问题。三五斤干粮确实帮助不大,白薯快上市了,我问问能不能把粮票换成白薯,一斤粮票换五斤,能多顶些时候。”唐植桐心里也不是滋味,他做不到大规模扶贫式帮助,但只帮这么一个小老弟,还是可以勉力一试的。

    申请助学金的时候,唐植桐留意过谷漫苍的籍贯,押运车辆途径站,而且幸好是在豫省的北边,若是南边的话,神仙都不一定能救得过来。

    帮着谷漫苍搞点白薯,不仅仅是帮着他家里度过难关,也是为谷漫苍前程考虑,因为过几年参加工作时候,很多重要的岗位都有一条默认的杠杠,家里有亲人在几年间去世的,不予通过……

    “谢谢大家。帮助满仓的事,丰俭由己。再过一阵子估计邮政、铁路都会禁止邮寄、携带粮食。眼下大家都不容易,等萝卜丰收的时候,如果大家伙有需要,我可以想想办法,帮着换成全国粮票。”唐植桐主动示好,也是为了把所有人拴在一根绳上。

    “我也四斤。”罗志平选择与大家看齐。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前阵子解甲归田挂甲屯那位给唐植桐提了个醒,这种级别的斗争不是小老百姓能插得进脚的,轻则粉身碎骨,重则全家覆灭……

    “那感情好,我也出四斤。”史怀安痛快的说道。

    北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仿佛在告诉唐植桐,冷空气即将来临。

    唐植桐没有着急进办公楼,而是在楼前的角落里燃上一根烟,看景、看天。

    唐植桐前面问谷漫苍树叶的时候,就已经很明显站在了谷漫苍那边。

    多说一句,前两年北邮干部下放,不仅仅劳动,还肩负起了扶贫的责任,帮着李各庄百姓联系水泵并安装、挖水渠、引进苹果树苗、桃树苗,虽然目前果树还没有丰收,但等丰收后,当地百姓就会连续十多年担着水果前来致谢……

    现在邮电学院管的还没有那么严格,虽然不予兑换全国粮票,但兑换本地粮票还是不难的,只要有正当理由,像什么出去游玩、找同学玩等等,都可以兑换,到时候会在饭卡上打上对应份量的孔。

    院子里,几株枝繁茂密的柳树依旧摇曳着它们的枝条,叶子在风的吹拂下轻轻颤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初秋的北图,宛如一位沉静的长者,静静地屹立在时光的长河中。

    现在大家都愿意伸以援手,多多少少都与唐植桐有关,无论是看在唐植桐面子上,还是看在谷漫苍可怜的份上,唐植桐都愿意去承这个情。

    唐植桐慢悠悠的骑着自行车往回赶,回去的路上还在琢磨扶贫的事。

    扶贫攻坚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这里面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与付出。

    受苦受难的人太多,唐植桐救不过来,何况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满身软肋?

    “那我也出点,明天就去换粮票。”罗志平心里也不痛快,将烟屁股怼在地上用力捻几下。

    “那我也出四斤吧。”方庆亮想多出一点,但这种事、这种时候,都是同样远近的关系,他不方便带这个头,只不过他决定私下再在经济方面帮衬着点谷漫苍。

    众人意兴阑珊,又抽了两颗烟就散了。

    唐植桐来到北图的时候,小王同学还没有下班。

    只有接触了,才知道扶贫到底有多难,难的不是多干活,而是难以扭转贫穷的思想观念,只能看到眼前的短期收益、无法放长眼光、致富的想法不被认同。

    “我也出点,就四斤吧。”路坚没说别的,给自己定了個量。

    “我也出四斤。”窦永昌紧接着承诺道。

    树梢上,少了麻雀的叽叽喳喳,偶尔有几只灰喜鹊跳跃在枝头,然后一跃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给这宁静的图书馆增添了一抹生动。

    抬头望向远方,天空有些阴沉,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气息。

    也许,沙尘暴就要来了……

    风沙打在脸上的滋味不好受,作为过来人,唐植桐琢摸着,今晚回去得鼓动小王同学做几个口罩和面纱了。

    沙尘暴的历史由来已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有不少学者认为与什么冰川气候有关,唐植桐不精于此道,不敢妄下断言,但他认为跟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

    古人尚未造出“沙尘暴”一词,多用黄雾、雨土、雨黄沙、土雾四塞、雨土覆地等类似词汇形容沙尘天气。

    看一下发生的时间,要么战乱、天灾导致田地荒芜、赤地千里,要么人口滋生取柴导致牛山濯濯。

    天干物燥,唐植桐抽完烟,确认烟头已经踩灭后才走进图书楼。

    唐植桐没有去打扰小王同学工作,而是凭借着学生证办了借阅卡,去了阅览室。

    已经有好几天没有看报纸了,唐植桐想最近看看都发生了些啥,从报刊架拿出用夹子夹好的二流报纸,回到阅读桌前,坐下慢慢看。

    浏览下标题,然后认真学习精神。

    国内版的消息都挺振奋,庆典在即,捷报频传,没有记者敢把天捅破。      国外还是老样子,思潮涌动,整天沸沸扬扬的,一点都不太平。

    唐植桐一直墨迹到快下班的时候才起身,将报纸放回报刊架,去找小王同学。

    “不是说晚上不回家吃饭吗?”小王同学看到唐植桐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惊喜。

    “系主任今天早上说胡萝卜产出后分给大家一部分,同学们都很振奋,效率非常高,一上午就干完了。中午大家伙吃了个饭,这不就按点回来了。”唐植桐乐呵呵的给小王同学解释道。

    “你手这是磨破了?不是给你带手套了吗?”小王同学的语气从惊喜变成了心疼,夹杂着一些责怪。

    “全班一个戴手套的都没有,我不能搞特殊埃你瞧,茧子没了,长出来就是嫩肉,以后你应该不会觉得扎得慌了。”唐植桐嘿嘿一笑,解释道。

    “那我宁愿你手糙一点,慢慢养呗,这样多疼埃”小王同学拉着唐植桐的手,也不敢碰抹了紫药水的地方。

    “没事,两三天就好了。姜姐呢?今天没来?”唐植桐看姜烨的位置空着,问道。

    “身体不大舒服,在家养胎呢。”小王同学随口答道,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

    “养胎扣工资吗?”唐植桐有点好奇的追问。

    “这个扣啥工资?谁家还没个怀孕的时候?”小王同学对此早习以为常。

    “啧啧,还是你们福利待遇好。”想想那些挺着大肚子还得坐班、甚至面临调岗的社畜,唐植桐由衷的感到还是有组织的人幸福感更高。

    “这不很正常吗?现在鼓励生育,姜姐可是在为国家培养接班人呢1小王同学感受到了丈夫言语里酸酸的,白了他一眼,说道。

    “对对对,伱说得对。等过两年,咱也培养接班人,到时候你也在家歇着。”唐植桐哈哈一笑,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更何况俗人呢?

    “占便宜没够。下班了,收拾收拾走吧。”小王同学也不生气,看了一眼手表,扔下唐植桐,自己转身收拾挎包。

    回家的路上,唐植桐跟小王同学说了做口罩和面纱的事情。

    “面纱就不用了吧?做几个口罩吧。”小王同学一想到头戴面纱的样子,就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不好意思了?我今天之所以没戴手套也是跟你现在的心情差不多。要是真有沙尘,你还是戴上的好,搞的灰头土脸的,你自己难受。再说,起了风沙也没人关注你。”唐植桐真心劝道,沙尘这玩意不挑人,只要出门就会被劈头盖脸的吞噬掉,身上有浮土倒是次要的,呼吸带进鼻腔、口腔的话,那滋味,啧啧啧,牙碜、咳嗽都是轻的,不少因此哮喘的。

    “行,明天有沙尘就听你的。”小王同学是个听老公劝的,没再坚持。

    回到家后,张桂芳面带喜色迎了出来,高兴地吩咐儿子道:“今儿抢到一块豆腐,你一会收拾一下。”

    “好嘞1唐植桐痛快的答应道,终于能在家吃上菜了,一边往屋里走,一边盘算着,豆腐该怎么做呢?

    回到屋里,唐植桐放下挎包,洗了手,准备去做菜的时候,看到豆腐傻眼了。

    “妈,这豆腐不对啊,是坏了吗?”这回买的豆腐跟以往的不同,表面发黑,有些不成型,难道是带皮黑豆做的?

    “就这种色道,听说是掺了豆饼。就这还不好买,差点没买到,凑合着吃吧。”张桂芳回道。

    “得嘞,我那我就凑合着做吧。这种豆腐多钱一斤?”唐植桐没法挑拣,伸手捏了一小块,往嘴里填,总得知道是什么味,才好下手。

    “一毛六,倒是没涨钱。”张桂芳稍微叹了一口气,她也不满意,掺了豆饼,质量下降了,价格还不变,找谁说理去?

    “呸!妈,以后还是别买了,口感比豆渣似的,还发酸。”唐植桐哪吃过这玩意?一个没忍住,吐了出来,皱着眉头说道。

    “你这孩子,不买吃啥?”张桂芳不满的嘟囔着。

    “少吃点冬瓜、南瓜,再就着咸菜,凑合着来吧。”唐植桐旧事重提。

    “唉,离收白菜还有两个来月呢。白菜收了你不得分分,还有三个多月的冬天呢,再说还有好几只鸡得喂,能够吃?”张桂芳盘算着消耗,问道。

    “您放心,肯定够。我单位那边又种了一茬白菜,到时候会分一些。这不,今天在学校里种胡萝卜,系主任也说收获的时候分胡萝卜。这两处加起来怎么也得有一百多斤,平时我再想办法寻摸一点,肯定够吃,您放心吧。”唐植桐不能硬劝,只能想办法去说服。

    “那行吧。”听儿子都说到这个份上,张桂芳才勉强答应下来。

    “哎,要不咱们从食堂往家里打菜?不过我们单位食堂下午不做菜,想打只能中午打了放着。”王静文将一切看在眼里,在婆婆和丈夫商量妥当后才开口。

    “哎?这倒是个办法!明天我就从食堂打菜往回带。”唐植桐眼前一亮,把这茬给忘了,居民没有了供应,但很多单位有自己的直供渠道,目前还没断顿。

    “那得多贵?一个菜就一勺,好几分钱,能买两斤菜了。”张桂芳有点心疼钱。

    “妈,食堂里的菜可是带肉末的,要不是我和静文单位有办法,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埃再说咱也不差这点钱,还不是为了能有口菜吃?您说对吧?”唐植桐乐呵呵的劝道。

    食堂里的菜贵不贵,要看怎么算。

    外面买不到肉,那五分钱一份带肉沫的就不贵,嫌不好吃,大不了回家后再以热一下的名义倒上点酱油、料油回锅呗。

    趁现在还能平价买就平价买,后面这种价格的菜只会越来越少,省下点空间里的菜,到时候就能翻倍涨价往外出了……

    “行,行,你说了算。”张桂芳觉得儿子说的在理,自己天天排长队,也不见得能买到菜。

    唐植桐劝完张桂芳,转身皱着眉头做豆腐。

    这豆腐质量摆在这,怎么做都是难为厨子,唐植桐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洗了一把香椿咸菜,切碎,掺上些料油,拌豆腐吃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