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渐生嫌隙

梦回沙场点兵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抢救大宋朝最新章节!

    信王赵榛以太尉的身份号令西北大军的消息以几乎最快的速度飞到了应天府,并第一时间传到了赵构的耳中。

    应天府临时行宫内。

    这一天阴云密布,下着沥沥细雨,赵构并没有召见文武百官,而是叫来了他最信任的万俟卨,以及汪伯彦。

    至于黄潜善,则是被赵构贬到了地方当知州,算是给他一个小小的惩罚。

    坐在上位的赵构此刻阴沉着脸,那双与他年纪极不相符的眼睛变得极其深邃,甚至是深不可测。

    站在他面前的万俟卨和汪伯彦自然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就凭赵构的脾气,他二人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个共识,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

    良久,赵构这才把此事对两人说道:

    “信王以太尉的名义向西北战场发布了军令,并以朝廷的名义,假陇右都护刘锜为永兴军路节度使,曲端为经略使,还有那个王彦…暂代知河中府事……”

    “陛下,请恕臣直言,如今的信王权力过于庞大,包括兵权、治理权、任免权还有调动权,这么大的权力,很难让人不怀疑此人日后会不会影响大宋的江山社稷。”

    汪伯彦这时走上前来为赵构说明赵榛权力过大对他们的坏处,甚至几乎没有任何避讳。

    “嗯…你说的有道理。”

    “陛下,应该给信王一些苦头吃了。”

    “吴开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还没有,不过应该是快了。”

    “只要此事办成,哼…他便蹦跶不起来了。”

    现在的赵构只想借金人的手来削弱赵榛的实力,最好是能够采取蚕食战术,将赵榛的实力一点一点啃食下去,把他们的兵力都推到长江沿线,把赵榛逼得走投无路,自己再推波助澜……

    吴开携带的是有关两国和议的国书,上面写着赵构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如果金国同意这个方案,暗地里,他们就是同盟国。

    并且,赵构还承诺金国皇帝,他们每年出兵所产生的支出,皆由朝廷国库出钱,并将送给金国的钱财称之为“岁币”,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国输送大量钱财,以代表宋朝对金国的诚意。

    而这些条件的前提就是,你们金国必须要把赵榛逼到走投无路,甚至把他杀死,这些东西才能一分不差地送给金国。

    赵构也是个会算账的人,赔本的买卖他不会干,更何况现在他已经被赵榛折磨得赔了一部分了,若是不能在他身上找补回来一些,那岂不是白白浪费钱吗?

    两人听着赵构的话,他们这才反应过来,眼前的这位陛下,早就想好了对策。

    于是乎,只听这二人极其谄媚地恭维道:

    “陛下先见之明,臣等佩服!”

    “你二人切记切记,不要对外声张,就当做不知道这件事情,否则朕会让你二人像黄潜善那样,贬到地方去做小官。”

    赵构冷冷一哼,对待这些自以为是从龙之臣的老家伙们,他已经掌握了这群人的命脉,你们不是要权力吗?朕就不给你们放权,而且我还以重用武将为由头压制你们这帮整日巧口舌簧的文官。

    其实,朝堂的平衡就在于能否在细节上找到相对稳定的关键点。

    很显然赵构找到了其中的关键点,他在登基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提拔了三名武将,其中一个就是正在率军赶往延安府的刘锜,而那两人则是刘光世和张俊。

    见赵构这么说,两人缩了缩脑袋,汪伯彦深感自危,又清楚黄潜善的下场,他想了许久,最终提出请辞的要求。

    “陛下,臣能力不甚,难以担当副帅一职,请陛下将这副帅之位让于他人。”

    “哦?汪卿家何出此言?”

    “臣只是觉得自己不过一介文官,与军中将士难有协调,因此…臣请辞帅位。”

    “嗯…有道理,那你就担任右仆射吧。”

    赵构很期待这些在前线执掌军权的文官能够回到朝中协助自己来压制那些主张抗金的主战派的官员们,诸如像朝中的吕颐浩、朱胜非以及赵鼎这些整日都在大谈军事的朝臣。

    虽然这些人很有才能,但赵构极其反感这些人当着自己的面夸赞信王赵榛在前线立了何等功绩。

    其中,赵鼎的态度更甚,他在某次朝议上公开抨击赵构的不作为,应该马上派兵增援信王,并将大宋所有军权都归赵榛统一调配,认为只有赵榛能够镇得住觊觎河北的金狗,朝中其他主战的将领只能给赵榛当将领。

    而且他还举了宗泽的例子,堂堂大宋兵马副元帅,手中握有十多万大军,结果赵榛一句话就把宗泽的兵马接了过来,这代表着什么?

    宗帅都愿意把手底下的兵交给信王统一调动,那你们这些人还有什么顾虑呢?

    一想到赵鼎,赵构的脸上满是愁容,他明面上感叹赵鼎乃是忠直之臣,暗地里却早就对他恨之入骨,可是朝中需要平衡,而此人就必须保持他的态度,来稳定这种平衡,在适当的时机,提拔他的地位来与主和派官员进行抗衡。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只见万俟卨此刻走上前来小心翼翼地说道。

    “说。”

    这件事情憋在他心里已经许久了,今日恰好皇帝召见,于是乎,他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对赵构一点一点地说了出来。

    “臣以为,应天府靠近前线战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受到金国威胁,因此,臣与一些大臣在背后谈了许多,觉得将都城定在临安城比较合适,不知陛下您……”

    “嗯,此事朕早有打算,应天府确实有些太靠前了些。”

    “那您的意思是?”

    “过几日,朕会在朝中将这件事情向群臣公布,而督造临安城的事务,就交给你去处理,其余的事情,就不用你再管了。”

    迁都大事,赵构已想了很久,江南临安或许是最好的选择,那里靠近水乡,又是经济贸易往来必经之地,而且船舶业和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所以在那里定都,利大于弊。

    应天府可以作为南方的军事重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大宋的陪都,随时充当政治、军事、经济等第二个重心位置。

    “如此,臣便谢过陛下!”

    赵构交代完所有事情后,他挥了挥手让这两人退了出去。

    只见他独自一人坐在那里,脸上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他现在到底在想着什么。

    “…赵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