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七郎科举

山的那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一品寒士最新章节!

    七郎到底是见过世面的,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有些富户,会在贡院前物色女婿,到及第的时候,就让人提亲。

    但多半是没啥根基的暴发户,想以自家的钱财,得一个有可能做官的女婿。

    刘植双目一亮:是这样?

    说着,他正了正自己的衣领,昂首挺胸地向前走去。

    可走到前方,七郎又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

    那贡院大门前面,竟聚集了好些丰满妖娆、领口开得很低,露出半截雪白的歌姬,有的还身着胡旋裙,正凑在一起亲亲密密地说笑,不时向来考试的考生看去。

    七郎连忙向前一步,躲在刘植宽阔的身躯后面。

    但已经迟了。

    那位就是赵郎吧?这些歌姬们挥舞着手中的帕子,娇滴滴地笑道:都说赵郎才学最好,赵郎给我们吟一首诗吧?

    七郎满脸苦笑,他有些明白萧凌的苦恼了。

    没办法,人长得太俊俏了,就如漆黑中的萤火虫一般闪闪发亮,躲也躲不开啊!

    赵郎!等你考完了,可得去平康坊,姐妹们给你庆功!歌姬们笑盈盈地说。

    她们是来围观年少有为又俊俏的赵郎的,并不是来给他添麻烦。

    因此一边调笑着,一边让出一条路来。

    七郎定了定神,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把折扇,挥着折扇,姿态潇洒无比地往前走,还对众人说:多谢小娘子们厚爱了,可我已经定亲了。

    赵郎~~

    歌姬们见俊俏郎君如此重情,更加痴迷了。

    其他来考试的考生都羡慕地看着七郎这个人怎么看起来那么欠揍呢?

    七郎已经拉着刘植飞快地进了贡院。

    进场的时候,监门官对他们随身带的东西认真的检查,但没有让他们解衣。

    这和后世的科举考试又不一样,后世科举严格得要脱衣检查但本朝科举,朝廷认为脱衣检查有失士人的体面,不必如此。

    在贡院考试,考生夜晚是住在考舍里。进入贡院后,七郎和刘植就被分开了,各自找到自己的考舍休息。

    第二天就是第一场考试,称为引试。

    在引试前的这一晚,考舍里很安静,到这个时候,似乎紧张也没用了。

    其中一些人也知道状元是内定的,但是不要紧,他们只要中进士就可以了。

    本朝科举,每榜录取人数极少,平均每榜不到二十六人。

    但是不要紧,考不中进士科,可以去考难度稍微低一点的明经科。或者不考科举,靠举荐入仕也是可以的。

    七郎点了一炉安神香,安安稳稳地睡了一夜,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出来。

    众考生们在面无表情的巡铺官带领下,在监试官前排成一排。

    轮到七郎的时候,他淡定地文房四宝,摆在小木桌上,略略退开半步,客气地说:有劳。

    监试官见到七郎,神色微微一动,仍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淡漠表情。

    在京中,就算不认识赵全,也认识圆润大师啊现在,能请天王下凡的圆润大师,就站在他的面前!

    监试官强压着摸一摸圆润大师的冲动,一脸严肃地检查完七郎的东西,全程没有和他交谈。

    检查完之后,所有的应试考生到自己的座次上入座,把文房四宝铺陈好,就等着巡铺官发考试用的答题纸。

    贡院的空间足够大,考生是间隔入座,彼此间距离稀疏,考生之间还有木板隔开。

    发完答题纸,官吏又依次发了试题,接着点燃了计时用的香、摆好了备用的水漏,主考官便沉声宣布考试开始。

    考官们望着乌鸦鸦的考生,目光都不由得掠过前排的赵七郎。

    就是这个人啊,外表看起来倒不错。

    七郎似乎没感觉到别人打量的目光,或者说早已习惯了被人看。

    至于内定什么的,也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

    因为本朝科举就是这样的啊!

    比如说大唐首席高帅富诗人王维。

    玄宗年间,岐王带着王维去皇帝跟前的大红人玉真公主府赴宴。玉真公主看到俊美出尘的王维,就对这小帅哥很感兴趣。

    然后又见王维的诗作得好、琵琶弹得好,就更喜欢了。赞叹:小王啊,你这么有才为什么不去参加今科科举呢?

    岐王故意说:小王本来要去的,只是听说今科状元已经内定为张宰相的弟弟了。王兄弟骄傲,得不到状元就不去。

    公主大笑,这小张本就是我内定的。现在内定小王好了。

    于是,这一科的状元就是王维了。

    原本被内定的小张:我有一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总而言之,不内定七郎,也会内定别人。基本上考试之前,头名是谁,朝中大佬们已经有了默契了。

    今日第一场引试,考的是贴经,也就是大填空题。从经义中节选一段,只有头和尾,让考生补充完整。

    题目主要出自《礼记》、《左传》,这都是国子学的必修课。

    再有两个小题,出自《老子》。

    贴经考察的,是对经义的熟悉。如果连经义都背不下来的,在这一关就被淘汰了。

    七郎是有真才实学的,国子监考试次次都是甲上,这种默写题当然难不住他。

    而坐在角落里的刘植就不停地眨眼睛隐约记得好像是这句?但下句好像就接不住?娘啊,为什么不能让大哥来代我考?

    冷静!冷静!说不定就想起来了呢?

    计时的香一点点的燃烧,考场里鸦雀无声,只有令人心跳加速的静默。

    这种贴经题,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每个人的情况都写在脸上了。

    七郎认认真真地写着,此时没有誊抄的制度,考官看到的就是考生的字据说裴简当初中状元,就是字写得实在是好。

    七郎的字比不上书法家,但也不太差了。

    此时他心无旁骛,写得更是洒脱、自信。

    终于答完所有的题,七郎见考试还没结束,就安安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

    引试只是第一场,接下来的策问才是重头戏,也是进士科最重要的考试。

    据说,曾经有人因为策问写得很精彩,贴经有答不出的题,最后都及第了朝廷认为,某本大经没看过,也瑕不掩瑜了。

    终于等到最后一点香燃尽,考场敲锣,所有考生必须立刻停笔,原地等候官吏收卷。

    收完卷,考生可以回到考舍休息。

    七郎终于在人群里看到了刘植,远远向他点头鼓励。

    刘植此时头发乱糟糟的,耷拉着脑袋,一看就考得不好。

    离他近的人都下意识远离了一些,以免沾上霉运。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