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注释

易中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最新章节!

    总注

    本卷涉及之史实,均请参看《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

    第一章

    [1]豫让的故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2]关于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各自的起止年代,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并无定论,只有战国终于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无异议(请参看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本书倾向于采纳范文澜《中国通史》说,即春秋止于公元前481年,战国始于公元前403年,春秋与战国之间有78年的空档,可称为“春秋战国之际”。

    [3]知氏的知,读如智。所以知伯也写作“智伯”。《史记》之《赵世家》为“知伯”;《刺客列传》作“智伯”。智伯名瑶,谥号“智襄子”。

    [4]《韩非子》和《吕氏春秋》持此说。

    [5]赵氏家族的始祖是赵夙,然后依次是共孟、赵衰(赵成子)、赵盾(赵宣子)、赵朔(赵庄子)、赵武(赵文子,亦即“赵氏孤儿”)、景叔、赵鞅(赵简子)、赵毋恤(赵襄子)。赵襄子去世后,他的弟弟驱逐襄子指定的接班人,自立为家君,这就是赵桓子。桓子即位一年后去世。国人认为桓子的得位不符合襄子遗愿,便杀了桓子的儿子,立襄子指定的赵浣为君,是为“献侯”。此事在本中华史第二卷《国家》第三章曾经提到。

    [6]鉏是多音字,也是锄的异体字。用于国名,读如徐;用于“鉏”(龃龉),读如举;用于姓氏,读如除。麑,读如尼或迷。本书所述鉏麑刺杀赵盾等事,整合了《左传》、《国语》、《公羊传》、《吕氏春秋》、《史记》之《晋世家》和《赵世家》诸家所说。

    [7]晋是周代最早的封国之一,始封之君是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晋君从西周起一路嫡传,都称“侯”,最后一代叫“哀侯”。哀侯以后,嫡系被灭,取而代之的是曲沃的旁支,始祖叫“武公”。以后晋君都称“公”,依次为武公、献公、惠公、怀公、文公、襄公、灵公。灵是“恶谥”。历史上谥为“灵”的,多半“不灵”。比如郑灵公,是因为吃王八而起纠纷,被自家兄弟谋杀的(《左传·宣公四年》)。陈灵公,则是与朝臣共享情妇,又被情妇之子愤而杀死的(《左传·宣公十年》)。

    [8]卿,是古代天子或诸侯所属之高级辅佐,有上中下三等。位类上卿而执政者,叫“正卿”,也叫“冢卿”。

    [9]这句话的原文是“To be or not to be”,历来有各种译法。朱生豪先生的译文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0]荆轲事迹,见《史记·刺客列传》。

    [11]聂政事迹,见《史记·刺客列传》。

    [12]索福克勒斯完成《安提戈涅》,是在公元前442年(一说441年);聂政刺韩,是在公元前397年(韩烈侯三年)。所以索福克勒斯和聂荣可算同时代人。鉏麑自杀,是在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十四年)。所以鉏麑与聂荣、安提戈涅相距二百多年。

    第二章

    [1]夏姬之事及相关人物据《左传》之宣公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成公二年、七年,昭公二十八年。

    [2]《诗经·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3]《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4]《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5]《诗经·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6]《诗经·郑风·东门之》:“东门之,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7]《诗经·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8]《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9]《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10]《诗经·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11]《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12]《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13]《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14]见恩格斯《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其注。

    [15]见《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诗经·陈风·东门之池》。

    [16]原因请参看《左传·宣公十年》杜预注。

    [17]夏姬被带到楚国,是在鲁宣公十一年(前598);襄老战死在郑国,是在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夏姬和巫臣私奔到晋,是在鲁成公二年(前589)。

    [18]春秋时期的性关系,远不像后世那样严谨。有人跟庶母偷情,有人抢儿媳妇和弟媳妇,有人做换妻游戏,有人甘愿戴绿帽子,还有兄弟姐妹乱伦。这些事《左传》都有记载,可参看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

    [19]请参看约翰·德林瓦特主编《世界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三章

    [1]知罃被俘,是在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夏;被释放,则在鲁成公三年(前588)夏。

    [2]此处原文为“不穀”。但为便于读者理解,凡楚王自称“不穀”处,以后均改为“寡人”。

    [3]请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4]事见《左传·鲁成公三年》。

    [5]事见《左传·鲁襄公十七年》。

    [6]《兔罝》之兔为於菟,最早由宋代王质提出,闻一多《诗经通义》亦有证明。

    [7]事见《礼记·檀弓上》。对这一记载的解释请参看张荫麟《中国史纲》。

    [8]事见《左传·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家语·子贡问》。

    [9]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避三舍,是晋文公在公元前637年对楚成王的承诺。

    [10]见《左传·成公二年》。

    [11]见《孟子·离娄上》。

    [12]见《左传·成公十六年》。

    [13]据徐中舒《士王皇三字之探原》。

    [14]请参看《国语·齐语》。

    [15]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驾驶员)居中,又有一个人居右,以备倾侧。这个人,战时叫车右,平时叫骖乘。见《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

    [16]请参看雷海宗《中国的兵》(中华书局2005年版)及书后附录王以欣《古代的战争规则和侠义精神》。本节参考该书和该文之处甚多,无法一一注明,谨此致谢!

    [17]事见《左传·僖公十九年》。

    [18]见《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19]请参看《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

    [20]事见《左传·僖公八年》。

    [21]事见《左传·成公十六年》。

    第四章

    [1]事见《左传·成公十六年》。

    [2]人臣在人君面前一律直呼其名,见《礼记·曲礼上》:“君前臣名。”车右的职责,见《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穀梁传·成公五年》注。

    [3]宋襄公死在五月,晋惠公死在九月。

    [4]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5]据《左传·僖公九年》,里克和丕郑支持重耳;但据《国语·晋语二》,他们中立。

    [6]晋献公去世,是在鲁僖公九年九月;里克发动兵变,是在同年十月。

    [7]事见《左传·僖公九年》、《国语·晋语二》、《史记·晋世家》。

    [8]事见《左传·僖公十年》、《史记·晋世家》。

    [9]事见《左传·僖公十四年》。

    [10]见《荀子·王霸》。

    [11]本节所述综合了《左传·僖公十五年》和《国语·晋语三》。

    [12]见《左传·僖公四年》。

    [13]见《左传·闵公二年》、《国语·晋语一》。

    [14]见《国语·晋语一》。

    [15]见《国语·晋语二》。

    [16]据《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烝于齐姜”,生秦穆公夫人穆姬和太子申生。烝,就是与母亲辈的女人发生性关系。齐姜是什么人,有争议。

    [17]事见《左传·僖公四年》。

    [18]见《国语·晋语二》。

    [19]见《论语·颜渊》。

    [20]见《论语·八佾》。

    [21]事见《左传·襄公十四年》。

    [22]据《左传·僖公十年》并杨伯峻注,晋惠公即位后,占有了故太子申生之妃。申生向狐突显灵,称惠公必败于韩。

    [23]事见《左传·僖公十五年》。

    第五章

    [1]吕甥名饴(读如仪),是晋侯的外甥,采邑在吕(今山西省霍县西),所以叫吕甥。又因为阴(今山西省霍县东南)、瑕(今山西省临猗县附近)也是他的采邑,所以也叫阴饴甥、瑕吕饴甥。

    [2]事见《左传·僖公十五年》。

    [3]八年后,晋惠公卒,卒后一年,公子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吕甥等人策划叛乱,谋杀晋文公未果,逃亡,被秦穆公诱杀。

    [4]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国语·鲁语上》。

    [5]事见《左传·昭公元年》。

    [6]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

    [7]据杨伯峻《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注。

    [8]此段分析,请参看童书业《春秋史》。

    [9]本节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10]请参看《左传·定公八年》杨伯峻注。

    [11]见《左传·定公八年》。

    [12]本节综合《左传·昭公元年》、《国语·鲁语下》。

    [13]本节综合《左传·僖公三十年》、《国语·晋语四》、《史记·郑世家》。

    [14]事见《左传·昭公十一年》。

    [15]事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16]事见《左传·宣公十一年》。

    [17]语见《左传·昭公十一年》。岁星就是木星。营室,即二十八宿的室宿,有两颗星,即飞马座的α和β。大梁,为十二星次之一,相当于黄道十二宫的金牛宫。

    [18]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

    第六章

    [1]招降的说法,请参看童书业《春秋史》。

    [2]知罃被换回一事,见本卷第三章。

    [3]以上事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4]事见《左传·成公七年》。

    [5]事见《左传·昭公五年》。

    [6]请参看童书业《春秋史》。

    [7]请参看张荫麟《中国史纲》。

    [8]事见《左传·僖公四年》。但立骊姬为君夫人,不在此年。

    [9]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

    [10]事见《左传·僖公十五年》。

    [11]事见《左传·闵公元年》。

    [12]裨竃事迹见《左传》之襄公二十八年、三十年,昭公九年、十年、十七年、十八年。

    [13]语见《左传·昭公十八年》。

    [14]事见《左传·昭公十九年》。

    [15]事见《左传·昭公十八年》。

    [16]请参看《国语·鲁语上》。鲁国是保存周礼最完整的国家,鲁人的说法是可靠的。

    [17]语见《左传·僖公十年》。

    [18]此说最早由清人顾成天《楚辞·九歌解》提出,后孙作云、闻一多、马茂元、陈子展、姜亮夫、郭沫若均持此说。

    [19]见许慎《说文解字》。许慎还说,巫字的形象是一个人长袖善舞的样子,但罗振玉、林义光、商承祚等诸多学者均不同意,认为字形与袖无关,与玉有关。请参看《古文字诂林》第四册第761页。但巫就是舞,并不错,《九歌》可以证明。

    [20]请参看钱锺书《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

    [21]请参看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22]请参看吴广平校注《楚辞》。

    [23]帝子,就是公主;北渚(读如主),北边水中的小洲;眇眇(读如秒),遥遥远望;袅袅,微风吹拂。下,读如户。

    [24]请参看朱狄《灵感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他》。

    [25]请参看丹纳《艺术哲学》。

    [26]请参看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第四卷《论希腊人的艺术》。

    [27]请参看《国语·鲁语上》。

    [28]均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后记

    [1]请参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