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痛我永远不懂

阿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阿姊文集最新章节!

      据中国青年报(2006。5。13版)载:一个叫郑博的3岁孩子,只因为不肯识数认字,死在了父母的棍棒下。

    事情的原委是:郑博的母亲秦某教3岁的儿子认数字,但儿子读了一遍后,就无论如何不再开口。“性急的秦某打了儿子两个耳光,又操起一根木棍,痛打儿子。这一幕被刚好回家的郑海现看到,他制止了妻子的行为,表示由他来教育。但是,生性倔强的儿子仍不肯多念。脾气暴躁的郑海现顿时火起,也操起木棍朝儿子的脑袋打了两棍。孩子放声大哭,但父亲并没有停手,木棍相继落在了郑博的脸上、手上、屁股上。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当晚11时,郑博突然大声喘气,脸色也变得难看,父母连忙把儿子医院。此时,郑博已死亡。

    经鉴定,郑博是因头部遭打击,颅脑受损后引起呕吐,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导致死亡。除了头部的致命伤,郑博四肢、臀部等部位多处受伤。

    只因三岁孩子不肯认字。一气之下失手打死了孩子,如此人伦悲剧,实在寒心。

    据邻居反映“二人都是地道、本分的农民,但他们经常用棍棒教育孩子,而且下手较重”

    法庭上,这位从河南来杭州打工的父亲说:“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吃了不少苦,所以就想让孩子能聪明一点,将来日子好一点。”

    中国似的教育往往就是这样,由父母一手包办,操纵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发展目标。

    在小孩尚不知道读书为何物之际,父母们就呕心沥血开始策划其终生发展计划。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无私的博爱,父母包办,天经地义。事实上,家长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孩子和你,是两个分立的个体,各有自己的脑袋,而大人往往将孩子视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而自行随心处理,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一辈子前途光明。但事实上是,孩子的人格堂而皇之被忽视被践踏。在貌似疼爱的表象深处,有多少家长是站在真正人文的角度为孩子考虑?

    我们首先应该将孩子看作人,顺乎其身。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所以,孩子就应该充分象个孩子,他们的世界应该是童真的、无邪的,他们是天使,充分快乐,纯真、无暇是其特质,因为大人们的私欲而让天使在人间受苦甚至受害,那是遭天谴的事。

    当孩子长大,大人应该以平等的身份而不是以“我是你爸爸”的姿态跟孩子共同探讨人生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他们的路,顺乎其心。然而,中国多数孩子的路是由父母按自身的经验教训和社会阅历、个人见解而指定的。这辈子做农民的,不希望孩子也做农民,而是向城市奋斗;此生没上过大学而抱憾终生的,就驱赶着孩子朝象牙塔挤去;现在社会上流行特长才艺,那就要求孩子一三五去学钢琴、舞蹈,二四六去学绘画、书法,星期天还去补英语、钻“奥数”在大人们连看本杂志、读张报纸都嫌多余的情况下,谁体谅过孩子们却要承受如山一样的重负与期盼?父母们一相情愿的所谓“爱”很大程度上是在孩子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私欲,是将自己未了的心愿让孩子来背负下去,从而得到心理补偿或者满足虚荣。那位父亲就说过:“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吃了不少苦,所以就想让孩子能聪明一点,将来日子好一点”孩子们幼嫩的心智,有太多不能承受的“爱”!

    尤其是那种扳子下的“痛”与“爱”

    凌驾于孩子人格之上的权威性的指挥与安排,肯定容不得孩子的一点本来是合理的呼声,恼羞成怒的父母动辄便施之以暴力,悲剧于是翩然而至。就象那个父亲所言:“之所以下这样的狠心,为的是不想让孩子过和自己一样的苦日子”结果,玉石俱焚,悲剧连环: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孩子的父亲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

    因为违背孩子的心愿,在大人们既定路线上做苦行僧似的孩子,必然表现出消极情绪。厌学、逃学、或者消极抵制。我就亲自目睹一个高一学生请求班主任:“老师你找个借口开除我吧,这样家里就没法驱赶我来上学了。我根本接不想来读高中,是他们强迫我来的”他想出去打工。但是,中国父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绝不可象外国孩子那样说“我的理想是将来当个木匠”、“做个司机”否则,你会被戳着鼻梁骂“丢祖宗八代的脸”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多少人真正尊重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尊重,才会使事情良性发展。在不合理的体系下建立起来的上下两代人的关系必然是一个要强制,一个要反强制,于是棍棒似教育成为一种习惯思维,于是叛逆与压制造成剧烈冲突,所以近年来不乏子杀母、父伤子之惨剧。

    尊重孩子不是放纵不管,而是重在引导。所以首先得大人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无疑,一个不成熟理智的头脑难以导引别人的心智。

    正如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路千万,职业不分贵贱,成材自有早晚,现代社会分工益细,高考也不限制年龄了,孩子应该有更多的自主择业权利与机会,家长何苦要花九牛二虎之力去强人所难,做害子害己的事?我相信源自人生路途和现实所需的学习动力与兴趣,自会比你挥动单边主义的大旗声嘶力竭去吆喝、呵斥别人而效果更佳。

    爱因斯坦也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家长的教育认识也应该如是。毕竟,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理智的人,又何苦要见了棺材才知落泪?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不失为上乘之举。教育体制诚然需不断改革,家长个人的教育观念也要修正。

    先成人再成材,立足于人,再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