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大明之崛起1646最新章节!
戴修远抬手指向帐外,“梁掌柜已经答应我们辅政王殿下了,赠你们白银十万两,以购火器。”
这梁嘉宾嫡子在人手里,便是不想答应也没办法。不过他多年在关内外走私,十万两倒也拿得出来。
特别是这次大明辅政王陈诺会放梁修言回来,他更是毫不犹豫地令人装了银子,即刻运往漠南。
腾继思和三个兄弟又凑在一起商议半天,却先令人软禁了戴修远,而后派兵迎上宁完我,将其请入大帐。
腾继思的帐中,他向宁完我反复解释了自己如何被汉人构陷,背上害死英贝勒的黑锅,又请宁大使在摄政王面前帮苏尼特部洗刷冤屈。
宁完我当面满口应承,心中却把腾继思祖宗八代骂了个遍——阿济格在他出使漠南期间被苏尼特部杀了,还让他在多尔衮面前帮苏尼特部说好话?!
脑子有病才这么干!
他当晚便让亲随杀了守帐篷的蒙古兵,趁夜色朝多铎大军方向拼命逃去。
但还没跑出三四里地,身后便追来一队骑兵。为首的莽古岱摘下背上反曲弓,只一箭,正中宁大学士后心……
多铎中军大帐中,硕塞正在向他禀报滚噶尔一战的战况。
多铎赞了硕塞一番,心中却对此战损失之大有些皱眉——这些蒙古人倒是剽勇,虽完败于阵前,却仍悍然杀死了四百多名建州旗兵,另还伤了三四百人。
忽而帐帘掀起,瓦克达匆忙走了进来,神色焦灼地在他耳边低语一番。
多铎旋即脸色大变,“你说大哥他……被腾继思杀了?!”
他原地呆愣半晌,虽然他和阿济格关系并不怎么融洽,但毕竟是一母同胞,一股怒火滕然窜起,他抽刀劈断帐中木几,厉声道:“整军,即刻出发!剿平苏尼特叛贼!”
然而,次日又有消息传来,出使苏尼特部的大学士宁完我失踪无迹,当是凶多吉少。同时苏尼特部驻地已空无一人,腾继思的人马不知去向……
朱琳渼收起戴修远送回的密报,心中暗自点头,顾炎武推荐的这“截肠散”效果确实不错,说是一个月毙命,前后两天都不差。
如此一来,塞外的局势已完全按照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了。
眼下局势,不光建虏四五万精锐被死死拖在漠北,而且作为满人“后花园”的科尔沁草原被腾继思和硕垒这么一折腾,恐怕得好几年都缓不过劲来。
这一进一出间,大明所要面对的压力便会减弱很多。
然而昨日的邸报上说,建虏在湖广地区的三四万兵马已由勒克德浑率领撤回南京驻守。同时,负责“总督南方军务”的洪承畴也从河南、南直隶各地调集十多万绿林军,在洞庭湖北岸布下重重防御。
看来多尔衮是打算死守南京了,对此他倒是早有预料。一则南京的象征意义极大,正是两京皆落入建虏之手,令多少大明百姓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而相反,若大明复夺南京,祭拜皇陵,令能使全国上下士气大振。自此明、清攻守易势。
二则南京的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这里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又是扼守明军北进山东、河南的要冲。同时建虏自此向南,还可随时威胁最为富庶的浙江。
而且据情报来看,洪承畴还在不停地朝南京方向调兵。朱琳渼心中暗叹,这北伐南京之役必是一场硬仗啊。
故而不止要做好军事上的准备,情报收集、经济储备、后勤辎重甚至舆论宣传,一个都马虎不得。
夺回旧都之战,必须打得干净利落!
他习惯性地将密报递给坐在马车对面之人,“这北伐之前,须得先收两广,平滇乱……”
而对面那人却有些尴尬道:“殿下,学生对军伍知之甚少,实难为殿下分忧。”
朱琳渼抬头间不禁失笑,“我一直思索军伍,倒把宋先生当元子了。”他转问一旁石霖,“离军器局还有多远。”
“回大人,仅剩二三里地。”
“上次来这儿已是一年前了。”朱琳渼望了眼军器局方向,又对宋应星道“此番我便要扎在这儿一段时间,工艺标准化乃是重中之重,福京军器局这个示范必须得做好。
“往后还要靠宋先生照此成例在整个大明推广了。”
“学生一定尽力而为。”
“对了,鲁宁、熊忠他们都来了吧?”
石霖忙拱手道:“他们与二十名工匠前日便已到了。”
“好,”朱琳渼点了点头,“有他们来带学徒我就放心了。”
这次他从苏记铁场调来的都是技术骨干。现在铁场那边已经走上正轨,便是少了这些人倒也影响不大,但他们的技术对福京军器局的工匠们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
宋应星拱手道:“殿下,实则鲁宁等人昨日已在技工学堂授了一回课,效果甚佳。
“便只是殿下所制的圆规、游标卡尺等物,便已让军器局这些闭门造车的工匠们瞠目结舌了。”
一旁徐尔路接道:“而鲁宁并非他们所拜的师父,却如此细致地教他们手艺,更是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时代的工匠们因为匠籍限制,手艺通常都是父子相传。一来因为家里是匠籍,必须子承父业,孩子不学也得学。
二来这手艺也是家族中吃饭的家伙,往往一点儿窍门,就能让自己的活计干得比别人好。而这点儿东西大多一说破就不值钱了,是以只有传给子侄才能保证不会泄露出去。
故而所有工匠都是敝帚自珍,好的工艺很难在工匠中传播开。即便是收了外人做徒弟,师父大多也会给自己留一手,以防止教会徒弟饿死自己。
如此一来,不但手艺一代不如一代,有时遇到自己子侄天资驽钝或者不喜做工的,甚至会有失传的危险。
而朱琳渼在大明推行工艺标准化的第一步,便是建立技工学堂,将基础的手艺作为标准课程教给所有工匠。
以后随着大量技工学堂的不断建立,大明所需要的熟练工匠便能源源不断的涌现,而且保证了手艺不会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