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重生1993!最新章节!
说到MP3,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大部分都搞不清楚它和MPEG之间的关系。
MPEG是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简写,该专家组隶属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要负责为音频和视频的传送制定国际标准。
由该专家组所制定的MPEG标准,常见的有MPEG-1、MPEG-2和MPEG-4。
MPEG-1音频压缩标准是第一个高保真音频数据压缩标准,广泛地应用在CD/VCD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
虽然说压缩都会带来音频的失真,但MPEG-1利用人耳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压缩率的取得来自去掉人耳听不到的信息细节,也即对人耳而言,MPEG-1音频压缩是不失真的。
MPEG-1音频压缩标准提供了三个独立的压缩层次,使用户可在复杂性和压缩质量之间权衡选择。其中第3层最为复杂,但是音质却是最好的,MP3指的便是MPEG-1中的第3层音频压缩模式,即MPEG-1 Layer-3,而并非MPEG-3。
MP3其实是一种文件格式,而非播放器。
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诞生于1998年的韩国,此后几年,MP3播放器便以风一般的速度革了磁带播放器、CD播放器的命,成为了新世纪最流行的音乐播放工具。
1997年最高端的MD,也就是便携式CD播放器,基本上都被RB垄断,一台3000元的价格,超过了普通的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
而顶级的磁带播放器,同样被RB垄断,熟悉的索尼、松下等,几乎垄断了高端市场。
国内暂时还没有跟进MD,磁带播放器,也只能做做低端货。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工业设计和制造水平有限。
看似一个小小的播放器,却无处不体现着该公司在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真实水平。
就连一个小小的磁头,国内生产的也无法达到顶级的标准,全部要靠进口。
所以当陈强提出开发能够播放MP3格式的新一代播放器的时候,整个雷电技术部,包括林山在内,都有些傻眼。
本来还以为过来后可以继续研发磁带播放器和MD,但是陈强却要求林山牵头做MP3播放器,将原本的研发项目交给其他人。
要知道,现在MD的技术可是代表着领先整个行业的技术。
但是陈强只用一句话就说服了林山:跟在别人后头追赶,不如现在弯道超车。
将MP3这种音乐格式作为未来音乐播放器的主要格式来研发,这在全球都没有先例,但是MP3有它独有的优势,那就是小,每分钟音乐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这样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节。
而MP3播放器则用以对MP3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这样,高品质的MP3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软件方面可以同天幕合作开发。
雷电则主攻音频解码芯片、存储、传输、输出,以及便携式播放器内外的工业设计。
前世MP3问世后,很快就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数字音乐格式,曾有专业网站统计,一直以来MP3都是互联网上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MP3的发展让所有唱片业的老板集体失眠。
而在大存储的手机普及前,MP3播放器,几乎垄断了整个随身听行业。
总之MP3播放器有着传统音乐播放器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一、轻巧,抛弃了机械设备,整个播放器只需要电池电路、解码芯片、存储闪存,重量甚至可以做到100g以内。
第二、抗震能力强,由于采用了全闪存电路设计,即便是运动过程中,也可以有很好的稳定性,而CD和磁带,在跑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考虑到成本,这根本无法解决。
第三、只要配合电脑,存储的音乐可以随时更换,至于资源,这个不用担心,到时候天幕会配合建立MP3资源网站,将CD格式的音乐转码成MP3,供购买MP3的用户下载,至于收费与否还要考虑到未来的版权保护方面的法规。
其他的还有闪存可以更换各种储量的,充电可以降低使用成本等等等等。
当陈强说完这些优势后,林山的眼睛已经冒出了金光。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其中的优势和挑战,这对于技术宅来说,简直就是送到了嘴边的美味大餐,必须要亲口去尝一尝,才能满足那已经被勾起来的食欲。
有现成的音频格式和解码程序,雷电要做的就是要将这种音频格式装进一个小盒子里,在配合专门开发的软件,做出这个产品来,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过程比想象中的却要复杂得多。
一个MP3播放器,内部包含了数据端口、存储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显示屏、播放控件、音频端口、放大器、电源等等多个元器件。
而这些元器件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微处理器。
97年,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参与到芯片行业里面去,所有的电器上的芯片全部依靠进口。
而音频解码芯片,现在的生产技术都在欧美韩日手中,MP3的解码芯片,更是没有那家公司专门在做。
更何况林山的团队,根本没有芯片方面的人才。
那真是两眼一抹黑,刚刚还激情万丈的要大干一场,结果才发现挡在前面的根本就不是一座大山,而是一座珠穆朗玛峰。
怎么办?
找专家呗!哪里找?哪里有相关的人才就去哪里找。
好在林山在电子行业颇有名气,人脉也广,几番打听,还真叫他联系到了华科大的一个科研团队。
这个科研团队并没有官方支持,算是几个教授和一帮研究生在研究课题外干的点儿不相干的兴趣爱好,团队松散,倒是方便吸纳。
得到了陈强的同意后,打算先期投资两百万,购买专业的设备,进行解码芯片的自主研发。
这种普通的解码芯片,在后世国内能够生产的厂家没有一千,也有五百,但在1997年尾的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此时国内的目光都盯着X86等高端的PC芯片,而音频解码芯片,其实是很不起眼的东西,但却长期由RB和韩国所垄断。
即便是几年后国内很多厂都可以生产,但是专利技术还是在人家手里,被卡脖子太正常不过了。
这件事情,陈强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这是几十年整体工业水平上的差距。
但是从这个项目提出的时候,陈强就要求自研芯片,生产可以请日韩公司代工,但是芯片设计能力必须要从现在开始,从一枚小小的音频解码芯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