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文武合一中

从小不会爬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燃文小说网 www.ranwenxs.cc,最快更新医宋最新章节!

    第三百九十三章文武合一(中)

    武人要求有文化,而文人也最好要懂点军事,那些专门培养的参谋就不提了,即使是一般的文官,如果具备一些军事常识,也将大大有利于自己的升迁。因为赵旉规定,想要担任地方主官,必须对军事有着相当的了解,否则万一打起仗来,当地政府将很难配合好军队的行动。

    而与地方政府相比,内阁中户部(财政)、礼部(外交)等几个与军事密切相关的部门的成员、尤其是首相更加需要有过人的军事才能,至少战略水平不能差,因为军事上的重大决策他们都必须参与其中,而内阁首相更是大宋战略的决策人之一(如果战略决策权也交给军人,军方势力很容易失去控制,到时候如果像二战前的日本那样老是出现“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就不好了,而且军纪也势必难以维持,甚至还会出现兵变等“下克上”的情况,这些都不是赵旉想要看到的,而南宋建立初期这类事件屡见不鲜,直到赵鼎冒死弹劾韩世忠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这更是给赵旉提前敲响了警钟。)。现在赵旉可以分担部分重任,大宋又碰巧出了虞允就会的军事天才,战争期间又涌现出吕颐浩、陈规、刘子羽等通晓兵事的文官,使得大宋这些年来并不缺乏知兵的文臣。但是,和平的年代早晚会到来,而像虞允文这种文臣没打过仗就自己领会了军事学奥妙的小概率事件不可能总会遇上,所以对首相等重臣必须要对军事素质作出硬性要求。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赵旉的有意安排下,有过军队经历并且表现不错的文臣升迁起来明显要比那些纯粹的书生快得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目前大宋的统治体系,无论是中枢还是地方,在赵旉夺权以后,较之以前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在中枢,原有的宰相——枢密院——御史台体系被赵旉“新创”的内阁制度所取代,原来的六部变动普遍不小,还新设了一些重要部门。

    原先六部之中最为重要的吏部,被赵旉改名为人事部,权力也有所萎缩(因为隶属与各部门与地方政府的非主事官员任免权都下放给了各级主官,而二品以上大员的任免却都要经过内阁全体讨论通过,人事部的权力自然大幅度缩水。要不是各级主官考评的权力还在,人事部恐怕已经成了内阁中最冷的部门。)。

    而原先的冷衙门(工部一直都是肥缺,但地位毕竟不高,而现在赵旉大搞基本建设以缓解农业集约化所引起的严重失业问题,使得工部的地位大幅度上升。)工部则被改组为建设部,同时新设了农工部(赵旉原本是想同时设立工业部与农业部的,但是此时的大宋虽然已经出现了产业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但受限于科技水平,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因此大部分工人的工作都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与商业部这两个新部门。

    原本最令人垂涎的部门户部在改名为财政部以后虽然地位依旧十分重要,油水却远不能和以前相比,因为赵旉以加大地方自治程度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中央财政的收支,经手的钱款减少、自然可以上下其手的空间也就小得多了,而且还有内卫的监管,想要在其中做手脚的话,风险是相当大的,这一切都逼得财政部官吏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赵旉也知道这种情况不能持久,但为了尽快完成改革,保持政府部门哪怕是不正常的超高清廉度是很有必要的。等到改革完成,新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之后,他才有工夫去完善制度、搞权力平衡、推进法治建设)

    赵旉对外交是十分重视的,所以现在已经改名为外交部的礼部地位原本应该水涨船高才对,但是赵旉由于对大宋昔日的外交工作极为不满,所以现在他直接将外交工作代管了,礼部原来的官吏也纷纷被贬谪或是调走,使得原本就是冷衙门的外交部变得更加没有人气,但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新人的不断加入,赵旉终究会逐渐放权,将来外交部的地位还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自从内阁建立以后,外交部的官员腰杆立刻就直了

    与这四部相比,兵部和刑部的变化更大,其中原来的刑部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崭新而独立的司法系统。所谓独立,指的是各地法官以及仵作等必要的技术官吏均由朝廷派驻各地,与当地军政系统不相统属,要不然赵旉也不敢给予地方政府那么大的自治权力,甚至将地方政府的人事权也下放给各级地方的行政主官。不过,赵旉同时也规定,地方各级法院对于同级军政大员,只有调查权,没有审判权和裁决权(也即是说,宰相们和皇帝是没有哪个法官有权审判的),这一方面遵循了大宋乃至此前中国历朝历代的惯例,也是因为赵旉不想给自己添堵,现在天下对他不满或是怀有敌意的还大有人在,他又不是吃饱了撑的,为什么要急着弄个能够威胁到自己的部门出来呢?

    基于同样的理由,赵旉也没有采用海洋法系国家惯用的陪审团制度,他甚至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立法机构,考虑到他现在的处境,权力制衡什么的还是等到大宋改革基本完成以后再说吧,政体动荡的阵痛时期还是好用啊。另外,因为军人的行为受到远比民法严酷得多的军法约束,所以即使他们犯了法,也轮不到各级法院来管,一是没有必要,二来也是为了给军队系统留个面子。当然,搞得天怒人怨的情况除外,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赵旉还没有听说过类似的案例。

    不过,虽然无法触及皇权和相权,但大宋新设的官一职还是一度引起了很多人的觊觎,因为赵旉将其定为正一品的高官。但赵旉选来选去,最后却选择了一个法学专业毕业、才在地方上干了一年法官的年轻小伙子担任这个职务,引起朝野一片哗然。不过赵旉这么做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他很清楚这所谓的“官”虽然看似厉害哄哄,但他的一切作为都在皇帝和宰相眼皮子低下,自由度其实相当差,远不能地方法院的法官相比。何况地方各级法官的人事任免权目前还被赵旉抓在手里,官能够管到的,也只有最高法院一处而已,所以官只要熟悉法律条文并且清廉听话就行了,资历什么的根本就不重要。只要赵旉想要最高法院审理的案子,就算罪犯再有背景,法官有赵旉在后面撑腰,也根本不必担心不能服众,反之也是一样。这一点即使是赵旉记忆中号称最民主最自由的米国也不能免俗,官就是一个空架子而已(君不见,美国总统无人不知,官是谁有几人晓得?即使美国人自己,也很少有人知道吧?虽然从表面来看,美国的官应该是与总统平级的)

    司法系统独立出去以后,权力比起昔日的刑部来要大得多,不过由于宋朝时期司法权力并不只集中于刑部一家(要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三堂会审”了。),再加上现在赵旉个人权力过大的影响,整个司法系统的权力反而有所萎缩。与之相比,由于军人地位的大幅度提高,即使将原先的枢密院系统也算作是军方的力量(其实宋朝的枢密院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控制带兵大将的,这一点从枢密使的人选大多为文官,就可以看出。),现在军人在朝堂上的声音也要比以前响亮了很多

    。。